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中国 东盟智库共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之道
2014-09-18 09:3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中国-东盟合作会随着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迎来一个新的高度,惠及双边在贸易、投资、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东盟国家和中国会迎着这条道路,迎来共惠共利的结果。”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西拉·蒙萨拉旺12日在南宁表示。

  当天,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此间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郝时远表示,2014年对于中国和东盟来说都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更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要开端,双方将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合作共赢。

  郝时远认为,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外交、互联互通和人文等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各层次的合作,其中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发展尤其迅速。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目前都处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包括不稳定因素都在增加。针对解决重大地区热点问题,各方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加强研究与协作,在国际合作、国际秩序、国际规则方面提出更多有深度、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曹英杰表示,当前,中国和东盟同为有重要影响和广阔前景的新兴经济体,我们愿与东盟方一道将主要的海上商路建设成为沿途国家创造共同利益最多、合作机遇最大的发展之路、共赢之路。同时,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及港口、航道、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扩大“海上丝绸之路”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影响范围。

  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就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出谋划策。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以产业合作为基础和重点,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建立新型的产业合作与分工体系,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更加紧密、牢固。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表示,广西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建设港口网络、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通信光纤网等“五张网”,构建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建设临港产业园、海上合作试验区、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农业合作基地,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临港产业带;建设中国—东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物流基地。

  与会者还就加快建设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强文教科技及青少年交流、构建海上丝路人文圈等进行了探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