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16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对外发布《‘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能源需求预测误差历史回顾与启示》、《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2016年石油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海外油气资源国投资风险评价指数》、《‘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十三五’全国碳交易对工业部门减排成本的影响展望》七份研究报告。该系列报告是由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魏一鸣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长期深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每年初对外发布一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研究员、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研究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开发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常毓文研究员、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张宏民总监对报告及相关能源问题做了评论。魏一鸣教授为会议致辞。
《‘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报告主要执笔人郝宇副教授及其团队对新形势下的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特征和趋势,提出了能源“新常态”的概念: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后,能源消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等方面将表现出区别于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新特征,主要包括能源需求总量增速放缓、结构加速转型,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等。
具体地,能源“新常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特征:(1)能源需求总量增速持续放缓;(2)能源需求结构加速转型;(3)能源效率明显提升,能耗强度大幅降低;(4)能源消费特点区域化、板块化现象明显;(5)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环境逐步改变;(6)能源价格将长时间低位运行,客观上不利于对能源消费的控制。
根据相关测算,在能源“新常态”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煤炭消费量有可能达到峰值,石油需求占比下降,对外依存度基本稳定。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油气比得以优化,并且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将持续显著增长,非化石能源需求占比将超越石油。2030年中长期预测显示,在基准情景和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严于预期的低碳发展情景下,碳排放峰值都有望在2030年前出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目标也能提前出现。
据此,《‘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报告团队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对于我国2030年能源消费应制定中长期的规划,按“五年计划”分解总体目标;(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两步走”,先调降煤炭比重,再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3)大力降低能耗强度,做到技术支撑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4)制定能源和环境规划应该注重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相关政策的协调;(5)挖掘财政潜力,保障节能降耗、调整经济结构的财力支持;(6)加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对不同产业和行业实行差别化的政策。

- 日本智库预计下半年全球石油供给趋紧2019 / 08 / 07
- 中日能源经济专家分享石油市场研究成果2013 / 12 / 16
- 陈卫东:全球能源转型 机遇挑战并存2013 / 10 / 29
- 姜鑫民:能源革命要生产和消费“两手抓”2013 / 05 / 21
- 周大地:用科学的态度看内陆核电发展2013 / 05 / 0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