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以来,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发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核电发展正在复苏。”4月1日—2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9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在开幕致辞中说,2018年,全球在建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501.3万千瓦,分布在1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核电发展的重心正在从传统核电大国转向新兴经济体。
本次会议以“清洁能源时代核能发展、创新与合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一带一路”核能国际合作,共同促进清洁能源时代核能的发展、创新与合作。
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明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
2018年以来,我国共有8台核电机组相继建成投产,目前还有11台核电机组正在建设之中,在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
作为推动三代核电发展的主要国家,我国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机组已经达到10台,占世界三代核电机组的三分之一以上。
余剑锋介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首批投入运行的AP1000、EPR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正在顺利推进,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6号机组,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项目,有望按计划或提前建成投产。
在四代核电领域,我国加快实施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进入安装调试最后阶段,明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
我国拟在核电相对集中地区新建5个处置场
在乏燃料后处理方面,我国政府设立了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
“2016年,我国在国家层面成立了乏燃料后处理工作机制,乏燃料后处理工作全面提速。”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介绍,目前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产能建设正按照“中试规模—示范规模—工业规模”三步走计划稳步推进。
在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国家原子能机构正在组织编制《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规划》,拟在核电相对集中的地区新建5个处置场,满足当前和未来核能发展需求。同时,为解决高放废物安全处置问题,我国明确了“选址、地下实验、处置库建造”三步走战略,提出了2050年最终建成高放废物处置场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完成场址选址工作,首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业经国家原子能机构审议通过,为高放废物“寿终正寝”提供了方案。
作为核领域的基本法,原子能法已被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张建华介绍,该法有望近期颁布出台。此外,《核损害赔偿法》《乏燃料管理条例》《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一批核领域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订。

- 华能加码核电布局2019 / 01 / 10
- 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稳步推进2018 / 10 / 31
- 世界核电迎来“中国芯”2017 / 10 / 09
- 打造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2017 / 01 / 03
- 中国发布世界首个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方案2016 / 12 / 2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