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日久光电产品结构单一 “老项目”疑团或绊脚IPO
2020-05-18 11:11  · 来源: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  · 作者:张楠君 吴起龙  · 责编:李云鹏

  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记者张楠君 实习记者吴起龙)在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细分领域内,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久光电”)可说是有所成就,且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亦逐年增长。

  然而在记者梳理其招股书后却发现,公司实际还存在多项风险隐患。诸如产品结构单一、应收账款高企压缩流动资产规模、供应商过度集中、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以及募资建设的ITO导电膜项目被疑为“老项目”等问题。

  其实,日久光电曾于2016年1月5日正式挂牌新三板,并在2017年4月25日终止挂牌,此次转投A股IPO,不知其胜算几何?

  产品结构单一 被指不重视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日久光电主要从事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眼下,公司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该薄膜材料是目前制备触摸屏等器件最常应用的高透光学导电膜材料。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触控屏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并带动上游柔性光学导电材料快速增长。以轻、薄为特点的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而作为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生产商,日久光电享受到了行业红利。

  富士总研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ITO导电膜市场日东电工的占有率排第一位;日久光电市场占有率排第二位,客户主要为中国境内企业。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日久光电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4.66亿元和5.51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77亿元和0.85亿元。

  其中,对应年份的ITO导电膜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17亿元、4.41亿元和5.27亿元,占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48%、97.16%和97.14%,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日久光电方面表示,未来如果ITO导电膜产品销售受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更迭、新应用领域市场开拓不力等因素影响有所下滑,而新产品研发或市场投放较缓,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公司发展若长期过分依赖单一产品,未来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不过,对于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记者采访问及公司是否着手新品研发、技术升级改造等问题,截至发稿时日久光电并未回复。

  而随着行业发展,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的残酷竞争,迫使终端厂商将价格压力向上游传导,因此ITO导电膜的销售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但奇怪的是,2017-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却呈增长态势,分别为30.44%、35.10%和35.65%。

  另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日久光电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11亿元、0.17亿元和0.22亿元,研发费用虽有增长,但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却一直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其中2017-2018年,日久光电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3%和3.65%,而同行业平均值分别为5.98%和5.41%。对此,市场上有声音质疑认为,其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还远不够。

  供应商集中度过高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ITO导电膜生产所需的高品质原料,如光学级PET基膜、PET高温保护膜、ITO靶材和涂布液等均由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少数厂商生产。

  招股书披露,公司所需的高品质光学级PET基膜、PET高温保护膜、涂布液、IM消影膜和ITO靶材等原材料主要采购自境外,即日久光电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国家。

  日久光电指出,因上游原材料厂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公司选择采购与自身产品技术、生产工艺最为匹配的供应商产品,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2016-2019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0.70%、85.64%、85.81%和81.81%,连续4年均超过80%。

  日久光电进一步表示,尽管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署了长期的供货协议,保持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且该些原材料生产厂商均为国际知名企业,但若该等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供应及时性与服务响应等方面不能满足公司业务需求,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此外,招股书中还提到,如果公司临时切换新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也会影响到产品稳定性、生产工艺调整、下游及终端客户认可程度等。

  其实,主要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很容易受国际经济等因素影响,进而可能导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甚至是断供等极端情况出现。而对于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记者采访提到公司在主要原材料进口方面有哪些保障和应急措施,尤其是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特殊时期,日久光电未进行任何回复。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产业链都存在面临停摆的风险,而供应商集中度过高,无疑增加了外界对于公司原材料如何保障供应的担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下游客户的集中度也在不断强化。2017-2019年,日久光电的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分别为39.32%、43.53%和45.11%,集中度逐年升高。

  随着下游客户不断集中,其占据资金的能力就将不断增强。2017-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20亿元、1.48亿元和1.9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6.09%、41.06%和41.31%,数额与所占比重双双增加。对此,日久光电表示,若宏观经济环境、客户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力,那么应收账款将面临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ITO导电膜建设项目被疑为“老项目”

  招股书显示,此次日久光电计划募集约4.98亿元资金,其中约4.53亿元用于年产500万平米ITO导电膜建设项目,但该ITO项目被疑为公司曾经存在的“老项目”,且已在建设。

  相关资料显示,此次申报的ITO导电膜建设项目与公司2018年时申报的内容差异并不大,不过按材料披露所示,当年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2.92亿元,而如今的招股书中披露却升至4.53亿元。

  原环评申报建设内容显示,在厂区预留的发展用地进行扩建,扩建厂房11000平方米,辅助用房1000平方米,并在新增的厂房内增加磁控溅射镀膜机等设备6台套,进行薄膜材料的生产,生产规模为年产高阻隔膜等显示器用光学薄膜材料2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膜等车辆及建筑玻璃用安全防爆节能薄膜材料1300万平方米,ITO导电薄膜300万平方米。

  而本次环评申报变更调整为,在厂区预留的发展用地进行扩建,扩建厂房10000平方米及建设相应配套设施(其中辅助用房1000平方米),并购置磁控溅射镀膜机5台,覆膜机5套,分切机4套等生产设备,年产ITO导电膜共计500万平方米。

  记者梳理后发现,两次申报内容差异不大,但投资金额却相差1.61亿元。对此,记者发出的采访函中提到“2018年申报那条ITO导电膜建设项目现在的进度如何,是否已建成使用?”和“市场上质疑此次公司IPO所提建设项目是否为‘老项目’?”等问题,截至发稿时日久光电未进行回复。

  对于日久光电转投A股IPO,能否成功闯关?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将持续关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