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用电量连续4个月同比实现正增长。此前的四五六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0.7%、4.6%和6.1%。专家表示,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的最主要原因。
分产业看,7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第二产业用电量45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第三产业用电量1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第一产业用电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大原因是农网改造不断推进带来的农业生产用电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畜牧业、渔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2.2%和4.6%。
第二产业用电持续低迷主要源自制造业用电量的下滑。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0%。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其他制造业行业、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0%、2.5%、4.4%、9.4%。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其中6月份上升至8.4%,是当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中的一大亮点。此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7.7%。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飙升跟持续的高温天气不无关系。受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恢复和近期高温天气影响,全国用电水平持续攀升。8月3日,国家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8.75亿千瓦;华东电网和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湖南、江西6个省级电网负荷均创新高。入夏以来,已有2个区域电网(华东、西南)和13个省级电网(天津、冀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江西、蒙东、四川、重庆)负荷创新高。
“今年受疫情影响,北京电网负荷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综合考虑中央气象台、北京市气象台的气候预测,今夏北京地区气候与2018年北京电网历史最大负荷发生时的气候较为相似,不排除出现7天至10天左右的持续高温过程。”国网北京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当前经济逐步复苏,再叠加逆周期调节措施效果继续显现以及高温天气等因素,迎峰度夏期间电力负荷较快增长;同时,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偏紧,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
对此,中电联建议,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形势变化,加强省间电网调峰互济。同时,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并充分发挥进口煤补充作用,适当增加进口煤量。此外,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及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针对灵活性电源、电化学等储能装置出台容量电价,进一步提高灵活性调节电源以及储能装置建设的积极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
中电联预计,下半年电力消费增速将比上半年明显回升,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至3%。

- 年用电量超4500度的一户一表居民将享受优惠电价2020 / 08 / 07
- 7月以来福建省用电同比去年增长11.32%2020 / 07 / 21
- 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6.1%2020 / 07 / 19
- 上半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2020 / 07 / 17
- 6月湖北省用电量同比增长3.03%2020 / 07 / 15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
-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 SAP全...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