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各经济体普遍面临如何摆脱疫情影响的挑战。近期,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普遍认为,积极的疫情防控举措、精准的政策支持,将推动中国经济尽早摆脱疫情影响。
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信心首先来自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复苏态势。总部设在英国的投资机构天达资产管理公司日前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复苏态势为长期投资者发出了积极信号。中国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得到了有效支持。同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政策保持稳定,从出口和制造业主导向服务和消费主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提升了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冲击的能力。当前,中国国内工业产出水平已逐步接近正常状态,汽车销售等服务业部门已经回归至去年水平,房地产销售也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这都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阴影提供了重要支撑。
渣打银行在其全球市场展望中认为,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并将在今年年底前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发展新基建、创造就业等为目标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另一家英国投资研究机构凯投宏观日前发表文章表示,中国表现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主要得益于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控制疫情。当前,中国产出已经快速恢复,一季度的失业率上升态势也已经逆转。
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在4月份开始复苏,6月份、7月份数据显示复苏基础进一步巩固。尽管面临中部和南部洪水影响,但7月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较6月份上涨0.6点至53.9。
随着经济转型持续推进,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消费能否在下半年摆脱疫情冲击并对国民经济提供更大支撑,是国际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安石集团首席研究员简・德恩认为,经济基本面的亮眼表现,反映出中国正在加快摆脱疫情冲击。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复苏弱于投资复苏的情况,意味着未来中国居民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瑞银认为,如果不出现疫情二次大规模暴发,下半年中国国内消费将进一步改善。餐饮、国内旅游、线下娱乐等行业有望继续好转,消费者可能在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日用品、教育、电信服务和公共事业等方面增加支出。
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的信心还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瑞银认为,受益于大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中国下半年基建投资还会进一步走强。考虑到中国经济活动已经基本恢复常态,第三、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速可能实现较大反弹。

- 宁吉喆:鼓励限购城市增加汽车购置限额 买新能源车适当补贴2020 / 08 / 09
-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好于预期2020 / 06 / 30
- 外交部: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完全可以克服2019 / 05 / 16
- 张敬伟:中国经济或迎来复苏的新周期2019 / 04 / 15
- 海外专家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打高分2018 / 10 / 23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