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推动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特大城市摊大饼,功能过于集中于主城区,生态空间锐减、交通拥堵、职住失衡,大量人口大量时间用于出行,就会造成能源浪费。”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说道。
在近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和云河都市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开放与创新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杨伟民在主旨讲演中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化发展。他指出,高质量的城市化,既包括全国所有城市中每一个城市的空间均衡,也包括全国所有城市总体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可以在城市群内部发展都市圈,实现规划、要素流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能源、大数据等的一体化。
城市人口密度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
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公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9.8%,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城市数量从不到200个增加到673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加近8倍。但是,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总量首次出现下降,七年来一共减少了2600余万人,2018年末全国的就业人员的总量也出现了下降。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认为,这一组数据反映出,中国人口的城市化与钢筋水泥的城市化是脱节的。低密度的城市化,意味着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各种管道、以及能源系统利用率低下,直接结果就是能源消耗高,城市发展不是高质量。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规划司副司长周南分析称,这种情况下,城市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扩张,但一些中心城市又出现了过度集聚产业和人口,带来城市病。所以,需要通过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城市的持久竞争力。
重视发展综合轨道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能源效率
周南表示,发展都市圈首先就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特别是构筑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这是都市圈的前提。只有形成了“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才有可能引导都市圈内人口合理分布、产业有序分工。
周牧之以东京都市圈为例分析说,东京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日本平均的十分之一,说明其能源效率非常高,很大部分是由人口的集聚效应贡献,同时也与东京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城市能源消耗的很大一部分是交通。东京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率的占比非常大,成就了交通这一块能源的高效率。”
云河都市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包括新干线、城际列车、普通列车以及地铁组合的综合轨道交通网,总长达到3410公里。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公共交通在东京23区的交通分担率超过了40%,汽车的交通分担率被压缩到15%以下。周牧之强调,“都市圈建设更加需要重视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率,压缩交通能源的损耗。”
在周南看来,国内地铁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地铁,但和以轨道交通著称的东京都市圈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希望未来包括地铁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统一规划,最好可以统一建设,不完全以行政区为界限,合理的向周边延伸出去。”
片区冷热联供是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发展模式
交通能源的损耗同时也与城市结构相关。“城市结构的问题,包括职住商是不是一体?城市产业结构是以能耗型产业为主还是以低能耗型产业为主?以什么样的能源作为城市的基础能源?以什么样的能源来调节城市能源供应的峰值?如何做到城市能源供应动线的最优化等。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步行在东京23区出行所占的交通分担率达到27%以上,这是不断优化城市结构,推进压缩职住商动线的结果。”周牧之说,在他看来,城市能源问题不光是能源的供应问题,还是能源的应用问题,城市能源的供应和应用应该系统地统筹考虑。
他举例说,过去东京电力供应的基础能源主要是核电,以核电垫底,火电调峰。火电尽量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同时把火电厂设置在海边上,尽量减少发电对市区的污染。311核电事故以后,开始推广新能源的利用。如何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用好,是一场大改革,东京也正在路上,目前新能源比例还不是太高。
周牧之认为,城市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是片区冷热电联供,在这种模式下,热能供应的动线很短,可以把发电产生的废热能充分利用起来,能源的转换效率可以得到革命性的提高。“城市能源实际上是一个需要完整的战略设计和执行,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系统。大城市的高密度人口集聚是能源高效率利用是一个好方向,但只有在高密度之上再加上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能源的低耗高效。”

- 国内单晶组件占比三年间从5%升至36%2018 / 03 / 09
- 美联邦政府能耗降至40年来新低2015 / 03 / 03
- 对外贸易能耗转移不容忽视2013 / 02 / 27
- 中国治理污染与稳定增长之路2015 / 05 / 15
- 新能源汽车发展应借力两会扬帆2015 / 03 / 0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