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能源
亿利生态修复技术成果亮相2019北京国际摄影周
2019-10-25 15:23  · 来源:亿利集团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10月19-27日, 以“影像·时间·记忆”为主题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 为内容主题57个展览、31场论坛、11个分会场活动,为首都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摄影艺术大餐。

  亿利生态承载着将亿利集团“库布其模式”带向全球的重要使命,致力于向全球客户,提供生态退化系统性解决方案,并开创了生态服务全球发展模式。

  亿利生态多幅生态修复技术成果图片精彩亮相2019北京国际摄影周。一张张图片,一幅幅美景是亿利人30多年足迹走过的地方,让库布齐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库布齐大地变得青山常在,空气常新,绿水常清的真实写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库布其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主题鲜明,分外夺目

  一沙两湖的巨幅图片

  展现了亿利人用多种技术综合修复“死亡之海”

  让库布其沙漠再次焕发生机的壮美画卷

 

  库布其农牧民和儿童

  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

  在库布其的蓝天白云下

  绿树芳草间

  绽放笑容

 

  在中华世纪坛的北广场

  前来看展的观众啧啧赞叹

  他们当中很多人去过库布其

  体验过微创植树神奇的技术

  10几秒就可以种活一棵树

 

  在沙峰绿谷打卡“绿色中国梦”

  见证亿利人用风向数据法降低沙丘高度的奇迹

 

  在阿木古龙品尝亿利科技将沙漠变良田

  产出的甜美果蔬

 

  在乌兰察布的母亲河——霸王河

  曾经,河道破烂不堪,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无序排放

  亿利人通过对河道整治、对两岸景观实施绿化

  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推动了经济发展

  60多种亿利种质资源库的乔灌草植物

  把霸王河装点的生机焕发,还缓解了当地用水难题

 

 

  霸王河生态修复前后

  亿利人将在库布其深耕30年生态修复积淀的技术和经验

  推广到祖国广袤的生态脆弱地区

  在天津滨海,那片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亿利人采用排盐层铺设技术、SOS微生物改良等技术

 

  修复前的盐碱地

  把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改造成了生态公园

  几十种名古树在公园里花枝招展

  不断入驻的萌宠精灵,友好的和游客互动

 

  天津亿利生态公园中的鹿苑

  树多了,草密了,水绿了,鸟多了

  亿利人在天津滨海创造了生态奇迹、森林奇迹、绿洲奇迹

  在世界最高城市那曲

  沙石多、冻土层厚、紫外线强

  亿利人构筑了了“防风、防寒、防紫外线”

  “保肥、保水、保温、保土”为一体的

  “三防”“四保”高原逆境植树技术体系

  采用了从深坑育苗,到日光温室

  从螺旋钻植树,到防紫外线遮阳喷雾等多种技术

  强大的技术保障,有效提高了引种植物成活率和越冬保存率

  曾经的“无树村”,现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打破世界屋脊那曲不能种树的神话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看!曾经张家口的废弃矿山

 

现在的冬奥迎宾廊道

 

  亿利人采用的林光互补模式,震撼了冬奥组委

  推动了冬奥申办成功

  祁连山下,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热火朝天

  官厅水库,湿地公园保障着首都用水源源不断

  这样的故事,还在全国各地不断延续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修复前后

  山水林田湖草沙,绿水青山靓中华

  新时代的亿利人,体会祖国的理想、读懂祖国的战略

  我们脚踏实地,转型生态产业服务

  在祖国大地,创造着人与生态、人与自然、人与景观的和谐

  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亿利人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赋予国家经济转型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