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能源
秦龙电力新疆北三电厂项目建设掠影
弄潮新时代 助力内循环
2020-08-26 16:04  · 来源:  · 作者:汤泥  · 责编:刘澄谚

  “今日,1号间冷塔累计浇筑完成64.4米,2号间冷塔浇筑完成36.1米,较计划提前5天完成;烟囱施工累计到达183米,超前10天完成;锅炉钢结构吊装累计完成吊装的95%;启动锅炉受热面安装完成90%;循环水泵房上部结构到顶完成90%……”工程协调会上,吉木萨尔发电与监理、总包和5个参建单位认真核对每日工作量,密切配合、积极协调,严阵以待战疫情,全力以赴保工程,稳中有序推进2×660MW机组工程建设。

  作为陕投集团在疆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首个项目公司,吉木萨尔发电依托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2台66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间接空冷机组。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7月1日投产发电,为建党100周年致敬献礼,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59.4亿千瓦时,实现利润2.6亿元以上。

  起跑,凝心聚力铸精品

  2019年5月18日,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1号2号机组工程举行开工仪式,陕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小宁指出,“吉木萨尔发电是陕投集团在疆事业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是综合开发准东煤炭资源,推动新疆能源、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发电项目,要深入贯彻落实陕投集团“君子文化”和管理“铁三角”要求,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吉木萨尔发电建成国内一流火电企业。”

 

图为:该公司2019年5月18日工程建设开工仪式。

  北三电厂项目作为一个百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工程,总投资51亿元人民币,其中工程建安投资12.7亿元。建设期间可直接提供3000个工作岗位,带动制造业其他部门可达1万人以上的就业。公司建设投资不仅拉动地方经济,还带动技术服务、冶金建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可实现产值250亿以上,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工程建设既面临茫茫戈壁、冬季严寒、春季大风、夏季酷热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又面临远离城市、道路偏远的交通困难,但吉木萨尔发电义无反顾,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勠力同心,坚持“起跑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和“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扎根戈壁,挥洒汗水绘制蓝图。

  “我们清楚的知道接下来有许多大仗硬仗要打,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要应对,因此,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思路展开工作。”秦龙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亮强调。

  高起点规划,夯实工程建设基础。确立建设“一流电厂、标杆电厂、绿色电厂”和创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自治区级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的工程建设总目标,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各项技术指标优于设计值。坚持精细化管理、过程创优,精心编印《创国优金奖策划方案》《质量工艺精细化标准》等工程建设指南,对工程达标创优进行了规范。

  高标准建设,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和“电力五新技术”,积极采用成型的优化设计成果和国内外最新技术,充分优化系统配置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采用烟气协同治理技术和脱硫废水烟道蒸发技术,实现超清洁排放,全厂废水零排放,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排放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

  高水平管理,打造亮点工程。深入挖掘“新基建”生产无缝衔接的管理思路,全面实施以对标、追标、创标为主要内容的标杆管理,超前策划、落实措施、闭环管理,以制度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以信息化的质量管理方法为手段,以“543210”(“5”清水混凝土NMGWB质量控制五要素;“4”是汽机轴振不超过40μm ;“3”是烟气治理确保3mg以下;“2”是锅炉保温外表比国内同类电厂、比国家标准低2℃;“1”是全厂受检焊口一次无损检验合格率99.99%,即每一万道焊口一次检验仅有1道不合格;“0”是安全零伤害、锅炉零爆管。)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保证,做到技术、组织、人员、设备、材料“五超前准备”。有针对性做好项目服务督导、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

 

图为:该公司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

  坚持,瞄准一流追赶超越

  “工程建设进度会不会受这次疫情影响,今年还能不能如期完成工程总量70%的目标?”是全体干部职工担心和关注的问题。

  疫情发生后,吉木萨尔发电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制定一揽子工作方案,提出一系列思想举措,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疫情防控科学有力,复工复产严格有序。公司用9天时间完成全面复工,用15天的时间各作业面全面开工建设,用70天时间成功抢回因疫情延误的20天工期。上半年,领导班子累计在岗带班149天,各部门累计值班6109人次。

 

图为:该公司纪念开工建设一周年全体职工合影留念。

  7月16日,新疆再度受到疫情冲击,17日乌鲁木齐市按下“暂停键”,进入“战时状态”。为响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吉木萨尔发电迅速调整,积极应战,时隔半年第二次开始了封闭管理。

  “我们要努力克服疫情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依照年初封闭管理和复工复产经验,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和人员调配,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进度不慢”,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前提下,开足马力、抢抓工期。”公司副总经理李海鹏作出工作部署。

 

图为: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检查工程现场工作。

  科学组织,抗疫促工两不误。共有2891名干部职工参与封闭管理,大家成为了疫情防控逆行路上的同伴,成为了抗疫前线的战友。77名有乌鲁木齐旅居史员工在职工宿舍留观,通过居“家”办公、视频开会等形式,实现远程资源共享、无时差信息传递、无时延工作落实。公司上下齐心、里外用力,“厂隔”第一周,完成各标段无接触档案扭转联系单109份,开工报告14份,方案38份,项目划分8份,通知单及各类视频会议纪要76份,设计变更28份、考核单195份。

  加强协调,难题逐个破解。推行“三多一长”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多上人,多上机械,多开工作面,加长作业时间,重点工作面24小时倒班作业,中层干部带队每晚22点和凌晨2点检查各工作面安全施工、加班情况。将与留观人员一同负责的作业面的同工种人员协调至其余工作面,避免因留观人员暂停工作造成其他人员“窝工”;对影响较大且工序无法调整的作业面,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设计优化的可能性;重新规划拟进场人员的行程,避开途径乌鲁木齐路线,提前做核酸检测并报备当地政府,既满足现场进场人员需要又满足当地防疫工作要求。

  精准调度,历经艰难始见金。图纸设计、设备制造历来都是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面对疫情期间材料短缺、进口设备交货期无法保证、人员流动困难的现状,公司主动作为,精准指挥,眼界向外增强设备催交工作成效,大胆使用国产设备,积极调度在内地返厂困难的管理人员深入各设备厂家生产现场,先后赴11个省市40个设备生产厂家进行设备催交,千方百计推进工程建设再提速,为实现年度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物资供应保障。据统计,本工程累计采用国产设备124项,采购国产设备可达22.5亿元,设备国产率为91.18%。

  目前,施工现场如火如荼,1号2号锅炉受热面安装井然有序,1号机组主变压器已经就位,1号除氧器吊装完成。吉木萨尔发电正向制取合格除盐水、机组反送电、启动锅炉投运等多个关键节点推进,完成了基建投资1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3.3%,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8.6亿元,其中7月份完成投资2.43亿元。

  塔吊奋臂、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挥汗……吉木萨尔发电将认真学习贯彻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的奋发意气,全面完成陕投集团、秦龙电力下半年工作任务安排,以实际行动向2021年7月1日1号机组投产发电发起了全面冲刺。

 

图为:1号机组锅炉大板梁安全运抵工程现场。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