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端智库建设,赋能城市能源变革
2020-08-29 10:39
·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 作者:张胜杰
· 责编:城市能源
城市能源;能源;苏州;研究院;江苏省;能源研究院;智库;高端;电力公司;能源变革;苏州市;孵化;能源产业;变革;能源互联网;发展;典范城市;综合能源;互联网;联合研究中心
三载岁月峥嵘,三载春华秋实。2017年8月,在历史悠久的姑苏城——苏州,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与苏州市政府共同组建了国内首个城市能源研究院——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下称“城市能源院”)。2020年8月28日,值城市能源院成立三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成立三周年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
苏州市政府秘书长周伟,国网能源研究院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董事长张运洲,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龙以及国网总部研究室、财务部、营销部、互联网部、产业部等部门,国网相关直属单位、产业单位,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国网江苏电力下属各地市公司,有关高校院所、合作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莅临本次大会。
能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城市是能源变革的主战场。三年来,城市能源院持续探索“能源变革驱动城市全面发展、城市能源变革引领国家能源发展转型”的创新道路,围绕国网公司赋予的“高端智库、技术研发、市场示范、产业孵化、国际合作”五大职能定位,坚持“体上定位、面上举旗、线上布局、点上突破”的城市能源变革整体解决思路,在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不断推进跨界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完成了101项课题项目,取得了83项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系列能够满足城市级、园区级、行业级及用户级等不同层级需求的综合能源规划和服务方案,为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生态圈、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周伟在致辞中对城市能源院三年来的成绩表示肯定,“苏州典范城市的建设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和国网能源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能源变革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周伟说。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苏州规上工业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实现3.3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社会用电量1544.5亿千瓦时,电量超过北京,与上海总体相当。
周伟进一步指出,目前苏州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得到了放缓、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能源效率获得了持续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快速布局,同时,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上,城市能源院还分别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共建“数据智能分析联合实验室”、“城市能源产业联合孵化中心”、“绝缘技术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中心”、“城市能源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储能产业发展政策与商业模式联合研究中心”、“中小型能源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联合人才培训基地”的合作备忘录并举行揭牌仪式。

扬帆新起点,启航新征程。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院长李伟阳说:“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院发展从第一阶段的着力打造城市能源高端智库,转入了高端智库与产业孵化并举,着力打造‘高端智库驱动型的能源产业创新孵化平台’的新阶段。”谈及下一步发展,李伟阳信心满满地说,“我院将以‘六大优势和四大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化高端智库建设,强化综合能源规划设计能力,推动能源产业创新孵化,打造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努力构建从高端智库研究,到规划、设计、实施以及能源产业创新孵化的城市能源产业发展生态系统。”
张运洲最后表示,城市能源院将持续致力于城市能源重大问题研究,探索能源转型的理论、途径和方式,在城市能源研究领域持续推出高质量成果,支撑苏州建设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典型样板,努力成为贯彻国家能源战略的实践新区和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示范基地,为创造苏州能源变革典范城市和引领我国城市能源转型,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撑。

会上,来自国网总部各部门的负责人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城市能源院三年来取得的各项成绩,并从加强智库建设、创新经营模式、开拓“供电+能效服务”、深化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产业孵化等方面,对城市能源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期望。
(编辑:张胜杰)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思想高地·献礼系列6|号外号外!医院节能药方不妨这么开2020 / 08 / 18
- 投资400亿元!苏州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2020 / 08 / 14
- 思想高地·献礼系列2|城市能源大数据为何如此重要?2020 / 08 / 12
- 思想高地·献礼系列1|新抓手!“能源互联”让城市更美好2020 / 08 / 11
- 城市能源信息平台促进城市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20 / 03 / 13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
- 守正启势,中国太阳能热发电...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