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员在供电班组安全文化中的作用
2016-09-28 17:20  · 来源:广东电网梅州丰顺供电局  · 作者:罗莉琼  · 责编:吕学谦

   众所周知,电网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因此,浓厚的班组安全文化能有效维护电力行业标准、章程在我们具体工作过程中的精准实施。实践证明,建构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的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建设现代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当前,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更加重了而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的主战场,必须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里,同时要特别注意把握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

  班组中党员要带头将安全“内化于心”。各类事故发生的背后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安全第一”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遵章守制并没有形成一种群体的自觉行为。一方面,班组中党员自身要带头遵章守制;另一方面,班组中党员要成为班组中的安全“闹钟”,提醒班组其他成员持之以恒地学安全章程、保安全操作。

  班组中党员要带头将安全“固化于制”。安全理念要发挥效用,必须以行之有效的制度融入进去,固定下来。党员要在安全理念贯穿班组安全生产全过程,变成持之有据、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中,充当机制建立者、推行人、执行者。要坚持“逐级负责、分工负责、系统负贵、岗位负责”的原则,明确班组每个成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并形成党员、群众互相监督机制,形成责权分明、运作有序、互相支持、互相保证的安全责任体系,从而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岗位和环节。

  班组党员在具体工作、操作中应将安全“外化于行”。班组良好的群体安全行为的形成,离不开班组良好的物质、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更离不开员工个人行为规范的养成。党员应带头改善班组环境,带动班组成员把班组的安全理念同个人工作、操作联系起来,首先使个体规范工作、操作,才能形成群体保安全的能动性。

  班组党员发挥创客精神,积极开拓“五小”,使安全“物化于术”。企业和班组的安全生产要求是一个永续的过程。面对这样的极限挑战, “物化于术”,也就是要积极研究、开发、应用有利于提升安全生产效能、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人身安全、人机工效等权益的,经过实践成功验证了的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