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业长征,南网有我
2016-10-25 15:32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罗莉琼  · 责编:闫志强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这首弘扬长征精神的《牛皮腰带歌》,激励着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一定牢记历史,坚定信仰、意志坚强、团结齐心!

  长征精神也是精神的长征。中华民族以磅礴的生命力推翻了“三座大山”,从百废待兴到伟大复兴。在这复兴进程中,人民电业茁壮成长。从杨树浦的锅炉到大亚湾的压水堆,从新安江到三峡,从直配线到特高压,电业的形态发生了巨变,但基于人民利益出发的初心不变,想群众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的本质不变。

  南方电网的成立,正是人民电业改革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南网成立14载,不忘初心,深耕电力体制改革试验田。南网人在人民电业的新长征中,接地气,目光向下,用心投向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顺时势,脚步向上,着力搭建发电企业和用电客户的桥梁。

  人民群众需要坚强电网,南网人便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其中,有在长征途经的热土上发生的电网建设故事。

  长江上游金沙江,两岸高山峻岭,除几个渡口外,均为悬崖绝壁,水深流急。81年前,红军在这里,依靠30多名船工和7只小船,依靠人民群众和自身部署,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81年后,南网人在这里,用一颗质朴的公心,谋人民电业的公利,依靠团队的力量,精益求精,打造出金中直流工程,让奔跑的电流与奔腾的金沙江唱和,让电能开启西电东送新的征程。

  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南网情种在每一个南网人心中,在每一个南网的“我”中,“我”遍布五省区,在南网守护的每一盏灯火中,“我”都在,不曾离开,将种在心中的南网情开出行动之花。

  万家灯火,南海有我。南网人驻守三沙,以苦为乐,以岛为家,电能延伸至祖国的最南端,电业兴盛了三沙的昼,点亮了三沙的夜。

  万家灯火,风中有我。南网人逆风而行,抗击台风,全力保电,电能恢复是追风人给人民的最好献礼,电业保障是电网人敬业的最好释义。

  万家灯火,公益有我。南网人扶贫济困,全面小康,电力助航。蓝公益架起同心桥,志愿者传递南网情;驻村、扶智,南网人义不容辞;依托当地兴产业、依托电力兴光伏,南网人继续前进。

  万家灯火,一线有我。一线,直面用电客户的各式需求——电管家、电小二、电保姆是南网人的昵称;电能替代、电动汽车、智慧能源,南网人锐意进取,创新发展。

  一线,肩负电能与效益的直接转换——南网最小供电所,11名惠州巽寮供电人,撑起中国“马尔代夫”亿万供电量,像这样的故事,南网人如数家珍。

  一线,奔赴抗灾复电、与时间赛跑的战场——2014年鲁甸地震、2015年的强台风“彩虹”、2016年初的霸王寒潮、洪涝。在哪个战场上,南网人不是平时秣马厉兵,战时冲锋陷阵?地震的灾后重建,洪涝中水退人进,南网人从不退却。

  万家灯火,创新有我。南网创客攻坚克难,用创造力焕发电业新活力。最有故事工程师祝文姬,带领年轻的团队,成功攻克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难题,开创了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的美好时代。

  这是属于前沿创客的创新。更有很多南网工匠,在平凡的一线岗位,将创造力融入日常工作,只为将工作做得更好,让电网变得更好。检修工匠何满棠,参加工作31年来,扭过的螺丝超过20万个。现在的他光凭经验,就能判断出不同螺丝的材质与对应的扭矩,而且用普通工具扭时所产生的扭矩均在国家范围之内。他说到:“越是艰苦越能提升能力,检修精神是一种品质,传道,更要传心。”

  传心需不忘为人民的初心,由此方能坚守为人民的本心;传道需不忘电业的本来,方能开辟电业的未来。电业长征路,在先辈电力人的开拓中,已然开阔,电力的业态也必将走向丰富宽广,由此我们也必然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人民电业传承者,身处南方五省区的我们共勉:发扬长征精神,守护万家灯火,南网有我;坚定信仰,坚实行动,走好电业新长征,南网有我!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