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写照
2016-07-06 16:07  · 来源:中国书画网  · 作者:  · 责编:刘浩

   《渡河》,1980年,吴冠中,纸本彩墨,立轴,纵95厘米,横146厘米,北京保利2016春拍1897.5万成交

  《渡河》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到京郊十渡写生后的水墨画,也是他的一件代表作。在作品中,一峰绝壁突兀而起,像是一道屏障,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画面。然而山下一条溪流却让人豁然开朗,打破了静止的画面,给人带来了灵动的感觉。这一静一动、一大一小的矛盾表现顿时生发出强烈视觉冲击力。绝壁背後是转入云层深处的远山,云深已不知去处。近处的山插入云霄,远处的山直入无极,高远与深远的传统画法在这里很自然的植入。

   《渡河》局部图,1980年,吴冠中,纸本彩墨,立轴,纵95厘米,横146厘米

  应该说,《渡河》画面的精神核心不在於高旷深远的山,不在於随势而流的河,而在於被他们所环绕、所包围的一位安静的牧羊人和他的羊群。一身蓑衣,一把长鞭,淡然地走在齐膝的水里,十余只小羊在他的带领下安静的走过哗哗流水。安静,淡雅,有一种纵然是山雨欲来,我自稳坐钓鱼台的恬适。脚下是流水,眼前是万仞绝壁,不是前方没有路,而是在他的心中有一条路,一条走过无数次,坚信永远都在的路。因为几只小羊已经渡过了河,在彼岸等待着他们的到来。花开彼岸,不要悲伤。总有一份期待存在。不管前方如何, 只要渡过心中的坎,前面就没有任何坎坷。

   《渡河》局部图,1980年,吴冠中,纸本彩墨,立轴,纵95厘米,横146厘米

   《渡河》局部图,1980年,吴冠中,纸本彩墨,立轴,纵95厘米,横146厘米

  《渡河》整篇构图奇峻,意境深邃。苍莽的山,一河横渡,没有了人为地干扰,有的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溪水里走过严冬,走过禁锢,最终到达人生的彼岸。而这份彼岸需要一种淡雅处世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定一份信念,守着一份坚持,然後走下去。创作於八十年代初的渡河无疑受着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来自於吴冠中的心境。刚刚结束的社会浩劫在每个人的心里定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於社会的反思与对於未来的思考或许是这幅画产生的外在诱因。纵然前面有很多磨难和高山屏障,但河已渡过。纪念碑似的高山,空旷深远的意境,一声呼唤在空谷中传响。在画面中,我们渡过了一条深邃的河,在历史上,我们迈过了一道崎岖的坎。寥寥几笔,内涵无尽,这正是吴冠中形式语言的魅力所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