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场景优势明显 “新基建”为技术创新赋能
电动重卡规模化窗口期将至
2020-06-30 01:01  ·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 作者:齐琛冏  · 责编:城市能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扩大新能源汽车需求,政府工作报告与“新基建”也都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为重要基础设施工作。政策推动、市场呼唤,都在为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铺路”。
  与乘用车、客运商用车的电动化迅速之势相比,货运重型卡车(下称“重卡”)的电动化刚刚起步,显然慢了一大截。
  然而事实上,重型卡车因油耗和排放量巨大,已成为当下各地治污空气污染的重头戏。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各种应用模式的成熟,具有先天环保优势的电动重卡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新基建”推动下,电动重卡也将迎来发展“风口”。
  重卡污染治理亟待探新路
  电动化成可选解决方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余年来,新能源商用车与乘用车并行,但发展的前半程仍以客车为主流,重型卡车的电动化可以说是刚起步。在蓝天保卫战政策的推动下,城市短途运输和特殊运输场景应用的卡车逐步得到发展,新能源卡车成为当下汽车产业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表示。
  目前我国重卡总量接近1000万辆,不但带来了大量的石油消耗,也造成了巨大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
  李骏给出一组数据:我国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部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20%,其中,卡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所有乘用车排放量的57%。
  与此同时,卡车运输线路密集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已成全国空气污染重灾区。
  以广东省为例,该省目前柴油货车数量约为15万辆,仅占全省机动车保有量的5%左右。但这5%的柴油货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机动车排放量的67%和88%。
  “100万台重卡实现电动化,就相当于减少2亿辆乘用车的颗粒物排放,假设中国全部重卡实现电动化,将带来接近3万度电的电力消费增加,将大大促进新能源消纳。”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鹏分析。
  经济与环保优势兼具
  获港口、矿山应用场景认可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指出,在一些非道路特定场景,例如港口车、工程车或是自卸车,有固定的行车路线和特定需要,很适合电动重卡发挥优势。
凯博—同岳矿卡交付仪式上的纯电动重卡
  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博易控”)卡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杜康斌告诉记者,复杂路况更能发挥电动重卡的优势。他举例道,在港口、矿山、坑口电厂等场景,重卡低速运行,行驶里程有限,路线比较固定,充电也较为方便。事实上,在这些区域电动重卡已开始逐渐扩大应用。
  在经济效益上,安庆衡算了一笔账:目前传统燃油重卡售价约40万元,电动重卡售价约100万元,但后者使用成本较低,在使用周期内可以实现平衡。随着技术进步与量产化,预计到2025年左右,电动重卡购买和使用成本将与传统燃油车相当。
  “电动重卡因没有燃油支出,只需要一周或者半个月充一次电,两年左右就可以收回与购买柴油重卡的差价。”杜康斌指出,综合考虑车辆购置成本、充电与燃油价格差价、维修保养成本,电动重卡的经济价值比传统燃油重卡高出15%,此外,电动重卡还可降低驾驶难度和劳动强度。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非公路矿用车的企业,该公司总工程师牟均发结合实践经验,现在对使用电动重卡的态度非常积极:“矿区道路条件很差,燃油重卡的换挡操作不顺利,司机在坡道上不敢换挡,换成电动重卡后,动力不中断,测试下来效果很不错,我们也愿意使用电动重卡。”
  “产品真正被市场和应用方所接受,一定是有价值的。重卡的电动化就要既让应用户看到经济价值,也要让社会看到生态环保价值。”杜康斌表示,电动重卡在矿山、坑口电厂等场景与绿色矿山“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不谋而合,在节能减排、提高矿山开采安全和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新基建”提供技术“风口”
  2021年或出现规模化窗口期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发展非常缓慢,年产销规模仅不足千辆,2019年销量也只有五千辆,在重卡总量中占比微乎其微。
  究其发展瓶颈,记者采访发现,一方面,电动重卡由于载重量大,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而长途运输对卡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有较高的要求,动力电池的重量也会增加卡车的能耗负担;另一方面,目前电动卡车采用的驱动系统仍存在换挡动力中断、换挡冲击、传动效率低及可靠性差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电动卡车在复杂使用环境中的推广及应用。
  在采访过程中,受访企业和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在重卡领域,需要的是技术先行,而不是规模先行。
  “未来汽车也许有很多变化,但是有一个不变,那就是电动化。在动力端,电驱动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新能源驱动系统的重心聚焦在传动。重型商用车纯电驱动产品的竞争,到最后还是高效、高可靠传动技术的竞争。”凯博易控董事长郝庆军表示。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向阳表示赞同。在他看来,电池、电机、电控之外,商用车领域更需同步将电驱研发重视起来。他认为双电机驱动系统可有助于化解重卡电动化的部分挑战:“eDMT(electric Dual Motor Transmission)驱动系统特别适合电动重型商用车,系统总成效率达到94%以上,可以解决大功率、高效率的问题,高效换挡可以解决可靠性问题。而且既可以双电机工作也可以单电机工作,即使某一个电机出现了故障,也可以正常运行。”
  展望未来,安庆衡表示,“新基建”对电动卡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5G+电动+智能新型卡车是电动卡车的发展前景。
  “在非道路上利用无人驾驶,可降低人力成本,但这对驱动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电动重卡在一些场景已经开始应用,接下来企业和研发机构要在电驱模和电池方面应下更大工夫。”安庆衡预计,明年电动重卡在国际市场上或将迎来规模化的时间窗口。
  (责编:张胜杰)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