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加快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投资白名单
2020-02-14 23:31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综合能源服务圈  · 责编:城市能源
      自1月17日国家电网正式宣布换帅后,在疫情肆虐的影响下,国网综服集团今年怎么干?是否会受到换帅影响该公司2月11日公布的10项具体措施,为窥见国网综服集团今年的主要工作规划提供了窗口。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毛伟明董事长在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第8次党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20〕55号)相关要求,制定10项具体措施,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细的工作举措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现摘录其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分享如下:

  、加快实施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作方案,上半年完成9家试点单位方案审批、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等工作,下半年根据试点情况进一步推广。 

  、加快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投资白名单、业务赋能实施方案、信息化支撑综合能源服务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聚焦四大重点领域,统筹研究建立项目投资白名单制度,将技术成熟、风险较小的项目纳入白名单,3月底前完成并动态更新。加快建立涵盖电力、暖通、热工、技经等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持续提升设计资质等级,增强技术集成能力。研究建立综合能源项目投资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投运项目信息库   

  三、落实“万栋楼宇”“千家校园”工作部署,加快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配合总部完成1000栋楼宇智慧用能推广应用。推进察北一期配套线路工程和察北二期、济南鲁商凤凰广场能源站项目立项,加快推进北京科利源、厦门翔安机场能源站、张家口冬奥冰雪小镇和京张冬奥园区项目。 

  、巩固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重点投资建设具有市场前瞻性、技术引领性、典型示范性的大型项目和跨地区集团大客户项目,持续提高利润贡献度。

  、防疫期间,根据重点项目建设需要,采取线上采购、异地评标方式,开通专项采购,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紧急抢修,履行相关应急抢修手续开展招标工作,压缩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 

  六、上半年上线运行“能源智云”综合能源服务云平台力争全年接入用户10万以上;加快建设“绿色国网”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上半年完成基础功能设计开发,年内上线运行。 

  其中,行业重点可以从第三条了解到国网综服集团目前重点要推进的前期项目。其“万栋楼宇”“千家校园”计划是2019年10月确定的规划,计划对全国的10000栋楼宇和1000家校园进行综合能源改造。这些项目的推进必然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发展,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因此受益,建议相关企业早做研究、跟进和布局 

  其中第六条提出的“能源智云”综合能源服务云平台是首次被公开对外提及的一个新词汇。2019年8月19日,全国首个综合能源服务在线平台“江苏能源云网平台”正式上线,“能源智云”与该云网平台或许在概念上类似,功能上预计将更为完善和强大。我们对此保持期待。 

  对于“绿色国网”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从国网综能集团董事长任伟理此前的署名文章介绍可知,则是为加快平台化、生态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传统电网赋能,促进管理、运营、服务全面升级而开发的。其将帮助充分发挥客户用电数据优势,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与客户侧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促进数据价值的有效挖掘,形成线上线下相助相融的生态链系统。 

  这两大平台正是国网综能服务集团高度重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推进能源转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具体策略。2020年内建成上线后,将对该集团乃至我国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提供较大助力。 

 

(编辑:张胜杰)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