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
云南电网安全大检查落下帷幕历时最长规模最大
2013-11-08 14:21  ·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云南电网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安全大检查落下帷幕,全系统共发现问题和隐患1750项,整改完成1503项,整改完成率85.9%。

  全面诊治 直指病灶 狠下猛药

  “讳疾忌医”的历史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蔡桓公对于扁鹊的诊断不以为然,有病不治,让小病变为大病,以至于最后不治身亡。同样的道理,安全隐患不除,会让小隐患变成大隐患,最终酿成安全事故。安全大检查就是要通过全面诊治,找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云南电网公司此次安全大检查堪称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监管最严的一次安全大检查,从6月启动,到9月结束,覆盖公司系统所有生产单位,包括控股、参股和参与管理的关联企业、多经企业,共发现问题1750项,截至10月10日,整改了1503项,整改完成率85.9%,真正做到了赵建国董事长要求的“不走过场,保证实效”。

  “安全大检查不要怕暴露问题,更不能讳疾忌医,要敢于揭短,我们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直指病灶,并对症下猛药,及时督促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将可能突破安全目标的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风险的可控在控。”在安全监管部主任刘兴明看来,此次安全大检查查得深、查得透,整改及时而有效,这主要得益于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参与人员责任意识的增强。“检查责任追溯机制是这次大检查的最大亮点,这是我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年’、‘电网安全年’、‘设备健康质量提升年’三个专项活动要求的一次有效实践,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安全检查责任追溯机制及落地工作,并按照‘分层分级、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和载体。”

  望闻问切

  不走过场、不回避、不护短

  记者从公司安全监管部了解到,此次安全大检查,从启动到完成历时四个月,是往年的4倍,其检查力度和覆盖广度也超过了往年,这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6月7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南方电网公司根据会议要求,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定于6月至9月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云南电网公司立即行动起来,于6月下发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明确从安全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基建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交通、消防、安保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公司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和自查。

  刘兴明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检查取得实效,公司专门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四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副总师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检查领导小组。“不仅如此,检查前,公司还总结了历次安全检查的经验与不足,对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相应单元和要素,结合国家、上级单位的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1个检查总体方案、4个专项检查方案(涉网电厂、重要客户、基建领域、防汛工作)、25个直属单位检查子方案。”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行、重实效”的要求,各单位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和亲自参加自查自纠工作,指导和督促本单位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检查和彻底整治,做到不走过场、不回避、不护短,保证了检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此次检查不仅时间长,范围广,监管严,还创新检查方式,采取不打招呼、交叉检查、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每周安排不少于2组人员对各单位的作业现场进行明察暗访。

  7月26日,安监部王科鹏结合安全大检查来到500千伏厂口变开展作业任务观察,发现2名运行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和1名施工人员未正确使用伸缩式绝缘体,当即要求他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使用安全工器具,并结合发生的事故事件分析不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使用安全工器具带来的危害和后果。“我们并不是发现问题后整改就完事了,还督促他们系统、深入分析管理上的原因,分享、交流安全信息,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这样才能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从源头上改进问题,也能让安全生产入脑入心。”王科鹏说。

  通过近4个月的检查、自查、交叉检查、明察暗访,公司对17家供电局、2家供电公司及文山电力股份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进行了全面检查,一共发现问题1750项,问题主要分布在生产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基建管理方面,占问题总数的86.4%。

  对症下药

  责任到人整改有力更有效

  据了解,今年安全大检查发现1750项隐患与往年的数据相当,但是后续整改工作却较往年更为严格。“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我们首次尝试构建安全检查责任追溯机制。”王科鹏告诉记者,往年的安全大检查,责任划分一般只到部门,往往会出现到了部门无人牵头整改的情况,今年,明确了“检查人员、整改人员和核查验收人员”的责任划分,也就是说,谁检查,谁整改,谁后续验收都能找到相关岗位责任人。

  按照这一原则,公司6个专业工作组分别把检查项目中与自身相关的内容落实到检查对象和检查责任人,并结合岗位责任形成检查任务表,从专业职能部门、二级生产单位的每个岗位查起,检查自身的管理情况。“实行安全检查责任追溯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王科鹏说,责任到人,考核也要到岗到人,假如整改人员未按整改要求完成整改、问题未整改完成即通过验收,发生事故事件后要追溯检查人员、整改人员、核查验收人员相应责任。

  6月26日,安监部李宏杰来到丽江供电局10千伏文荣一社支线施工现场明察暗访,发现吊车立杆作业现场没有统一指挥起吊人员,作业点在村庄内但没有设置围栏,也没有人员制止行人从作业点下方通过,给行人和作业人员带来的风险较大。安监部李宏杰当即现场约谈作业负责人,要求其进行现场安全整改,并以其为整改负责人,以工作单的形式,明确下一步深层次整改的内容,包括开展吊车立杆作业培训,编制作业指导书,识别作业风险,制定控制措施,明确现场指挥人员等内容。“安全检查责任追溯机制让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保证。”李宏杰说道。

  “今年还首次建立了曝光平台,对发现的问题利用生产调度早会、‘安全监察通知书’、‘安全监察重点信息传递单’等平台在公司系统进行通报。”王科鹏告诉记者,这样做也是为了促使各单位能够举一反三,及时纠正、整改类似问题。

  一系列强硬措施的实施收到了实效,截至10月10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公司系统针对整改发现的问题完成安全隐患整改1503项,整改完成率85.9%。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期间,公司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电力安全、设备及人身事故。

  长治久安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安全生产年年查,问题年年有,且发现的问题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说明我们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安全责任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在刘兴明看来,安全大检查不是纠错找碴,更不是跟风应付,发现问题,整改合格不是安全大检查的目的,通过安全大检查,一方面要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给各单位相关人员敲响警钟,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在全公司系统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让员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这样的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就能自觉自愿完成安全检查,这种氛围的形成也有利于风险的全过程管控。

  借着此次安全大检查的机会,公司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员工的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按照公司《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方案》,加强一线班组培训,针对岗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开展人员安全技能、现场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在作业文件中应用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提高班组安全学习质量,加强典型事故事件学习,切实吸取教训,防范重复性原因事故事件的发生。

  目前,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已经出台,按照该方案,公司将全面系统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当安全文化存于心、践于行,当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员工将不由自主地按照标准做好日常工作,公司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证。”刘兴明告诉记者,公司正按照“理念引领制度、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文化”这一思路,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