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
贫困户飞出“金凤凰”
——华电集团“三定培养”助力藏区脱贫攻坚
2018-10-29 17:27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赵紫原  · 责编:刘文颖

  1026日上午,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电集团”)在四川成都举办华电集团助力西藏脱贫攻坚“三定培养”班开学仪式,标志着华电集团“三定培养”工作步入了定向培养阶段。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昌都市和四川甘孜州的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为期两年的学习后,将被定点安置到华电集团所属电厂工作。 

 

  “三定培养”班开学仪式(华电集团集团何赪珂/ 

  制定藏区脱贫“华电方案”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扶智已成为共识。 

  为开发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及沿岸风光等清洁能源,华电集团相继成立了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金上公司”)和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华电西藏公司”)进一步推进西藏能源开发工作。 

  据悉,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电站是中央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也是“西电东送”接续基地的先导工程。但同时,该项目也是国家加快“三区三州”能源开发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水电项目。 

  如何能既帮助项目所在地贫困学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又能为电站建设提供稳定的劳动力?华电集团走出了一条将扶贫攻坚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的创新路。 

  华电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清廷向记者介绍,华电集团创新思路,决定面向“三区三州”项目所在地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点安置的“三定培养”。通过精准聚焦,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让新时代的贫困孩子感受党的温暖,为藏区脱贫攻坚贡献“华电方案”。 

  为此,华电集团专门开设了“三定培养”班,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点安置的方式,即委托大专院校定向招收当地贫困家庭的初中和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水利水电、电力工程等专业知识,毕业后被安置到金上公司、华电西藏公司下属电站工作,真正实现“就读1人、就业1人、脱贫1户”,这种限定“入口”和“出口”的“三定培养”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都来自华电集团在川、藏水电项目的枢纽工程区、库区和没影响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 

  来自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苏哇龙乡苏哇龙村的益西拉姆,今年21岁,她的爸爸被确诊为尿毒症,一周3次、每次800元的治疗费,对这个年收入只有2000元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在中专毕业后拉姆只能放弃大学梦,担起家庭的重任,照顾两个年幼的妹妹。   

  “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以及华电公司的对口帮扶,我的家庭可能已经落魄到吃饭都困难的地步了。”益西拉姆告诉记者,“毕业后能在家里附近的电站上班,将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家的经济状况。” 

  金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贵良向记者透露,随着沿岸电站的开发,“三定培养”的“华西方案”将延续下去,让当地群众“富了脑子”,又“鼓了口袋”。 

    

  全面加强藏区脱贫攻坚建设 

  除了定向培养外,金上公司在电站建设现场公益性岗位,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外包业务用工、“一户一策”等方式,有序引导当地贫困群众参工参建。 

  截至目前,已吸收本地贫困群众79人,吸收当地群众1141人参与工程建设,支持当地611辆车参与工程运输,创造产值3亿余元。预计“十三五”期间,公益岗位当地用工将超过200人。华电西藏公司每年拿出50%的名额,招收藏族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工作。截至目前已聘用当地群众21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深度贫困地区要想脱贫,交通建设似乎极为迫切。 

  拉哇水电站修建巴拉路约11公里,过去不通公路、只能在陡峭的羊肠小道上骑马翻山越岭2个小时以上才能走出大山的拉哇乡村民,现在乘车穿隧道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巴塘县城,惠及当地群众400余人。 

  叶巴滩水电站改(扩)建巴塘县与白玉县的连接道路巴白路84.5公里,原来从盖玉乡到巴塘县要翻越4500米的高山,耗时56个小时,现在缩短到2个小时,惠及当地群众3123人。 

  苏洼龙水电站按照准二级国道标准,修建库区左岸复建公路G215线44.93公里,修建库区右岸西索路46.97公里并与国道318连通,使金沙江西藏侧沿江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村民彻底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共惠及当地两岸群众17191人。 

  结合项目建设,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3亿元先后在金沙江上游两岸修建241公里交通公路,投资3300万元修建“华电便民公路”16公里,改善了当地2.3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条件。 

  此外积极参与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1.5亿元,定点帮扶沿江6县和凉山州金阳县寨子乡古恩村共7个县、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012225人,结束了沿岸个别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 

    

  累计投入资金约200亿 

  华电集团2002年底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组建的国有独资发电企业集团,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截至20184月底,资产总额7900亿元,公司发电装机1.47亿千瓦,其中煤电8968万千瓦、水电2700万千瓦、风电1309万千瓦,光电281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39%。近三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27.7%,连续5年被国资委评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自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开发伊始,华电集团就瞄准“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水电、风光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激活脱贫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8年上半年,华电集团在深度贫困地区投资26.5亿元、纳税1.3亿元与地方政府有序组织贫困群众参工参建,吸纳189人、145辆车参与工程建设和物资运输,创收4821万元,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受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委托,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泽丽向记者介绍华电集团通过产业扶贫、电力援建、驻村扶贫、教育扶贫、捐赠资金等多种途径,为西藏脱贫攻坚提供了鼎力支持。希望华电集团进一步履行中央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找准群众贫困症结和企业扶贫着力点,精准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目前,中国华电大力推进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电站和西藏清洁能源开发,累计投入资金共计约200亿元,在建装机规模近500万千瓦,已在当地缴纳税费近8亿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