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孙中山先生就敏锐地看到中国“将来必尽弃其煤机而用电力也”。他指出“今日人类之文明,已进于电气时代矣,从此人之于电,将有不可须臾离者矣。”时值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追随先生的脚步,走进伟人故里,探寻广东中山市璀璨的万家灯火产业发展背后的能源助力——中山供电局。
11月21日,来到中山供电局文化展厅,从播放着民国时期叫卖声的仿古凉茶铺,到陈列着的一百多年前中山第一家发电厂迪光电厂的早期的低压用电设施、工人设备等,到解放以来中山供电的变迁发展,再到如今现代化的配网自动化展示沙盘,无一不展示着中山供电从无到有,到建造一个智能、绿色、可靠性高的电网发展建设之路。
谈到如今的中山电网建设,中山供电局计划发展部负责人李京平说道,“电网建设不能‘一下子吃成个胖子’,也不能要求城镇的水平都一致。”中山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全市设24个镇区,居住人口312万,城镇化水平87.9%。为了提升供电能力,中山供电局在对电网的改造和建设中转变了思路,结合配电网一次规划统筹考虑,在配电网项目立项时按照规划思路同步安装自动化设备。顾名思义,自动化即是能够实现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的自动化模式,它能够大大缩短因电网故障造成的停电时间,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中山供电局副总工程师、生产设备管理部主任林韶文表示,目前,中山城镇线路、公用10千伏主干线路自动化率均达到100%。
随着中山市的发展,变电站越建越多,如何用科技使工作效率提高,人力资源得到解放成了近期电网发展的要务。于是,2013年,中山500千伏桂山变电站无轨巡线机器人成功研发并正式投入使用。
在桂山变电站,外表憨厚可爱,像极了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里面的“瓦力仔”的巡线机器人缓缓向记者走来。变电管理一所桂山巡维中心站长张新明介绍道:“以往的传统机器人都需要铺设类似于火车轨道那样的磁轨,机器人就只能沿着磁轨作运动,如今我们的机器人突破性地实现了无轨化运作,并不需要铺设任何的轨道,也无需进行任何的基建工程,节约了投入成本。而且它配备了四驱越野底盘,还可以爬上30度的陡坡呢!”那它是怎么“认路”的?张新明继续给记者介绍道:“我们在机器人上配备了激光扫描技术,可将站内的设备位置,道路扫描为地图,我们在后台为它规划好巡视路径后,它就可以按照指示去工作了。”
自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以来,中山供电局实现了对重要设备的多手段维护,特别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雷雨天气时,仍可对设备进行无间断巡视,切实保障了设备的可靠运行。通过以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巡检中遇到的复杂、困难、危险和重复性的工作,切实减轻运行人员在运维工作中的压力,并将人力资源从传统的巡检方式中解放出来。

- 广东中山供电:9个节能项目年减碳排放6万吨2017 / 02 / 16
- 垃圾越境倾倒“黑手”难斩断 黑色利益链遭曝光2016 / 11 / 22
- 广州刚需一族跨城买房:中山买房主城区上班2014 / 12 / 26
- 中海油建全国最大天然气电厂2014 / 09 / 25
- 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2017 / 09 / 0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