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宁可防空、不可空防
国网北京电力开展全要素防汛应急演练
预报预警精度提高25倍
2018-07-19 18:49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苏南  · 责编:王长尧

 

  中国能源网丨7月19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开展“精准预测、精准防控”全要素防汛应急供电保障演练,主动应对北京地区主汛期的到来。

  “这次防汛应急演练主要是针对16-18日密云、怀柔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引发洪水,导致山区部分电网受损之后,我们总结了当时防汛应急的经验,及时完善了防汛应急措施,这次全要素防汛应急演练就是对完善后的防汛应急措施的一次综合检验。这是我们今年入夏以来开展的第二次防汛应急演练工作,希望借此机会查缺补漏,在主汛期来临前,进一步做好相关保障准备工作,一旦发生汛情,能够尽快为受灾地区恢复供电。”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应急管理处处长仇晋介绍。

  此次演习采取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分为预警和突发事件两个阶段。预警阶段主要演练雨前使用防汛信息系统安排电力设备设施检查,并按照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系统分析发布的预警范围派出队伍装备在重点地区驻扎,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突发事件阶段主要演练某变电站因水淹造成拉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组织力量使用大型应急装备开展涉水行进、排水抢修、恢复供电等工作。演练对雨前、雨中和雨后全过程应急工作进行综合展示,通过演练示范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综合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和应急队伍的协同配合能力。

  北京市防汛办办公室处长张赛表示,“观摩了北京电力防汛应急演练,防汛应急效果很好,实现了演练的目的。尤其是北京电力的科技防汛和精准防汛与北京市的防汛理念一致,可谓全面提升了北京电网对气象灾害的精准防控水平。”

  北京电力公司运维检修工作人员赵留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网气象灾害精准预警系统可以把中国气象局最新数据直接接到北京电力,与电力数据直接叠加,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将预报预警精度从公共气象的5公里网格提升到1公里,精度提高25倍。”

  据悉,电网气象灾害精准预警系统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自主开发,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预报预警的一项先进技术,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按照提前4小时至72小时发布预警,在地理上可以精细到1千米网格,对北京电网所属的500余座变电站及2万余座线路杆塔,实现“精确到一棵电杆”的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

  “今年以来,电网气象灾害精准预警系统已经成功发布局地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预警15次,实时记录下击暴流、强对流等突发天气异常状况3次,预警预测效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仇晋说。

  在精准防控方面,国网北京电力自主开发的精准防汛信息系统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系统可以通过多维技术分析,对物资调用,队伍部署,装备配置输出最优防汛方案,实现精准防控的目标。国网北京电力根据该系统推演结果,有针对性地部署应急人力和物资,在电网风险最大的位置集中精力做好抢险准备,防汛资源调动更加机动和优化。在降雨过程中,系统通过移动作业终端准确将现场情况与指挥中心对接,为指挥决策部署提供精准信息,极大提升灾情勘察效率,缩短应对时间。“精准防控这项技术带给电力客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今后出现暴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的时候,停电的情况会大幅减少,恢复供电的速度会更快。最大限度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李洋介绍。

  另外,该系统还可以调取历史数据,模拟复盘当地曾经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对变电站的抗灾能力进行评级,为下一步强化电力设施供电水平提供依据。

  为进一步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今年全面提升了防汛工作的软件、硬件水平。在软件方面,对《防汛应急预案》进行多次修订,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流程,开发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系统、防汛信息系统,实现精准预测、精准防控的工作目标;在硬件方面,配备水陆两栖车、空气动力船、气垫船、冲锋舟等大型涉水装备,配备吸污排涝车、大功率水泵等大型排水设备,配备卫星车、便携式卫星站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宁可防空、不可空防’是我们应对今年汛期的主导思想,另外针对今年雨水量大且急的特殊情况,我们还提出了‘水进电停、水退电送’这样一个既保证人身安全、又保障居民用电的工作原则。具体来讲,‘水进电停’就是一旦发生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变电站进水的情况,我们要第一时间切断变电站电源,确保该地区居民和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用其他电力联络线、发电车、小型发电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电力保障;‘水退电送’比较容易理解,就是通过我们吸污排涝车等各项措施,尽快将水位控制到变电站安全警戒线以下,并优先恢复居民供电。”仇晋介绍。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