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换新颜丨华能临沂电厂开展“三创”活动纪实
2018-07-23 17:21  ·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作者:段秀娟  · 责编:王长尧

  7月,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里,面对“老、小、旧”等“先天不足”,华能临沂电厂人用双手不断打磨着自己的企业,敢叫老厂换新颜。他们以开展“三创”活动为契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综合治理工作,力争单位评价早日达到“符合”级,更加接近安全零事故、机组零非停、环境零污染的目标,让老厂焕发勃勃生机。

  “问题和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畏难和逃避都于事无补,与其怨天尤人浪费时间,不如扑下身子从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做起。”该厂厂长陈玉国如是说。

  领导干部带头,影响安全的隐患一桩都不能留 

  1月份,华能山东公司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三创”活动的通知》,临沂发电迅速响应,全员发动。

  每天,厂领导带头深入现场,了解和跟踪治理情况,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整治进度。他们经常和生产人员一遍遍讨论最佳整改方案,和一线职工现场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以我行率众行”,表率作用润物无声,渐渐地让职工理解与接受。在全体干部职工的点滴努力下,生产现场慢慢地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气象:厂房变得整洁透亮了、设备清洁见本色了、介质流向标示清晰明确了、设备铭牌变得统一规范了、办公室变得井然有序了、职工的操作变得文明规范了……

  1~6月份,全厂共登录缺陷9685条,消缺率98.52%,真正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合格一处,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

  从最基层抓起,思想和行动都在悄然改变 

  班组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安全的前沿阵地,作用十分突出。为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临沂发电安排各班组定期组织学习反违章有关规定,规范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检修部水泵班班长姚盛琛对创建无违章班组深有感触:“我们把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和查隐患查违章相结合,根据工作成绩进行奖罚,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

  职工的思想通了,自觉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积极主动地工作,班组也就成了无违章班组,无障碍设备和无泄漏现场也就自然而然应运而生了。”汽机主管李先兴也认为“三创”活动后变化很大。他说,活动开展以来,汽机专业技术骨干带领职工,主动梳理重大设备隐患,进行分析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利用机组检修或调停机会实施,重点解决了1号机组给水泵轴端漏水、7号机组2号高压调门卡涩等设备隐患。进行了1、2号机组供热抽汽焊接连接改造;5、6、7号机组机房内工业水管道改造更换;给水泵密封水、卸荷水、冷却水管阀及排水进行升级改造等,扭转了机房内长期跑冒滴漏频发的局面。  

  全员参与,效果与众不同 

  临沂发电从每个专业选树一个班组、从一个班组选树一台设备当作“标杆”,通过“树标”带动全厂综合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运行部行动起来了!他们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活动。在7号机组磨煤机油站,党员们不怕脏、不怕累,用抹布、钢丝球、小铲子,一点一点将长期存在的污垢逐步清除,使墙壁和地面显露出清洁的原貌。

  检修部行动起来了!6、1、5、7号机组相继调停C修,灰检班所辖设备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他们就利用C修就会,把浆液循环泵、吸收塔搅拌器等易脏易漏设备作为治理重点,使之成为设备标杆。

  燃料部行动起来了!干部职工主动加班加点仅用3周时间完成了燃料输煤系统设备的文明生产治理。14万千瓦机组7号皮带栈桥系统,设备、机架均见本色,地面、墙壁、顶棚、门窗玻璃清洁无积灰无杂物。

  共产党员成为“标杆”,关键时刻总有党员冲锋在前!党员惠希彬和董勤军为了配合焊工进行磨煤机防磨治漏,冒着滚滚灰尘一头钻进了磨煤机,电焊产生的烟气和灰尘呛得人直咳嗽,他们也顾不上出去透透气,一干就是一天。当被问到“累不累”时,他们无一例外地笑了。尽管笑容里有几丝疲惫,还是让人感觉出无法掩饰的骄傲。那种骄傲,就像金子一样在深夜里发光,照亮老厂前往“新春”的路途。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