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丨 截至8月22日,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双向累计输送电量突破91.4亿千瓦时,其中,由青海向西藏输送电量62.88亿千瓦时,西藏电网夏季富裕电量外送28.59亿千瓦时。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亿千瓦时,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接续基地,但由于西藏电网夏丰冬枯的季节负荷特性,冬季严重缺电、夏季丰水期电力消纳难的矛盾突出。
国网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柴达木换流站站长李晓明介绍,自青藏联网工程投运以来,国网青海电力持续创新管理,通过多次试验不断提升柴拉直流输电系统双向输送能力,输送功率现已由工程投运初期的100兆瓦提升至最高600兆瓦。目前,±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系统双极功率达500-600兆瓦,柴拉直流大功率运行已成为常态化。
今年6月1日起,西藏再次开始向青海反送富余水电,青藏联网工程单日最大输送电量达780余万千瓦时。据了解,这也是柴拉直流系统首度在常态化大功率运行方式下外送西藏富余电能。
“为保证线路稳定运行,支撑西藏更多的清洁水电资源可靠外送,柴达木换流站侧单日平均调整功率14次。”李晓明介绍,针对柴拉直流系统常态化大负荷运行方式,站内制定了专项运维保障方案,加强设备特巡管理,缩短重要设备巡视周期,加强在线监测系统维护管理,全面分析设备运行工况,从而保证柴拉直流系统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近年来,在不断强化青藏联网工程运维管理水平的同时,国网青海电力先后通过串补工程、调相机系统等新技术着力提升线路通道输送能力。继2018年750千伏月海柴串补工程投运后,柴达木换流站同步调相机系统也将于年内建成投运。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西北电网及柴拉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有效解决海西地区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引起的电网电压支撑薄弱问题,为海西州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和能源大规模送出提供有力保障。

- “电力天路”安全运行近8年累计向西藏供电62.9亿千瓦时2019 / 05 / 22
-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大件运输收官2018 / 10 / 29
- 郝鹏:把电力援藏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2018 / 09 / 06
- “世界之最”,为新能源打开新空间2017 / 05 / 26
- 藏中联网开工2017 / 04 / 0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