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浙江嘉兴:农家土灶改“电灶” 发展“全电厨房”“全电景区”渐成趋势
2019-11-25 16:06  · 来源:  · 作者:杨佳慧 沈文文 宋丹 黄丹凤  · 责编:刘澄谚

  “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供电员工逆行帮助,我家就没了!”家住平湖市新埭镇东大街一名86岁的阿婆将一封感谢信交给了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员工陶育勇和罗光灯,感谢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冲进随时可能因液化气瓶而爆炸的厨房救火。

  供电员工路边施工 突然听见阿婆呼救

  11月9日上午,浙江嘉兴平湖供电公司新埭供电所员工25岁的陶育勇和52岁的罗光灯像往常一样在附近施工。

  “救火啊!救火啊!”突然,街边传来了呼救声,陶育勇和罗光灯闻声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苍白的阿婆在楼道口着急地大声呼喊着,他俩赶紧跑向阿婆“厨房着火了,快帮我救火。”阿婆指着厨房的方向说。

  液化气瓶随时可能爆炸 供电员工两次冲进火场

  陶育勇和罗光灯冲进厨房,看到火正在往外蹿,厨房里冒出大量的黑烟,熏得人眼睛酸疼,呼吸困难,“不好!”陶育勇发现阿婆的厨房里竟有一个液化气瓶,液化气瓶上的管子已经被烧裂,少量气体正在往外喷,随时可能爆炸,陶育勇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这里是老城区,小孩子、老人家多,如果火势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危及附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他俩赶紧跑到电闸处断开电源,然后向抢修车跑去,火速拿出车里备着的灭火器,再次冲向浓烟和热浪中的厨房,大火被扑灭,阿婆含泪致谢。

  最终,在陶育勇、罗光灯的努力下,火势被控制住了,很快,消防员也赶到了现场,并彻底扑灭了大火,事后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泄漏的液化气遇到了明火,点燃阿婆家厨房里的易燃物,所幸因为扑救及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阿婆王秀英递感谢信(张宾 摄)

   “谢谢!我家里也烧起来了,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家了,我们这一片所有人的家都会没有!”阿婆激动地说着,眼角还挂着泪水。

  “我家烧掉后就一无所有了!火烧最可怕,这里一带都上班去了,没人在家,只有我们一老一小,当时那个场景我吓得很全身发抖,现在还在抖……”王秀英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仍旧瑟瑟发抖。

 

   陶育勇、罗光灯收到感谢信。(陈怡 摄)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陶育良、罗光灯,他们扎根于生产一线,时刻牢记安全使命,并将安全用气用电知识再一次讲给阿婆。同时也提醒大家:立冬已过,天气越来越冷,用气及用电量也将逐渐增加,加之天气干燥,容易引发冬季火灾。供电公司提示广大用户:要经常做到厨房用具及生活电器安全检查,要注意冬季用电安全:一是使用插线板时要注意最大功率,严禁多个插线板串接使用,大功率设备最好 “专插专用”,以免插座过载而发生危险;二是家用电器功率过高而导致空气开关跳闸或保险丝熔断时,应考虑减少电器的使用,降低用电负荷;三是定期对家庭用电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线路。

  面对危险爆炸随时来临,陶育良、罗光灯两位普通的电力工作者,不顾危难,他们挺身而出,用见义勇为的精神确保了新埭东大街的平和无事。

  农家土灶改“电灶” “美丽乡村”绿意浓

  11月21日,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的题为《火苗乱蹿、液化气喷泄,随时可能爆炸!他们冲了进去…》的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寒冷冬日里,让当地农村对厨房的用气用电安全引起加强关注。

  远在嘉兴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的周大妈却从不担心厨房会起火,一个“全电厨房”给了周大妈足够的安全感。

  “多亏了这个电灶头,可是解决了我不少问题!”周大妈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高兴地和记者说道。以前在土灶头上煮饭烧菜,周大妈的老伴就要帮忙烧柴火,锅子的火候也不好控制,关键是柴禾堆满了灶边,一不小心柴火星就会引燃厨房,又危险又显脏乱。如今,柴禾作为燃料的土灶头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就是“电灶头”。

 

  嘉兴雪水港村村民周六宝正使用电灶烹调美食。(王振宇 摄)

  “去年,我们在秦山街道文溪坞成功实施了‘农家土灶柴改电’项目,今年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广该项目,为雪水港村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通元供电所所长顾跃华介绍道。当前,浙江正在积极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按照行动计划,到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其中,绿色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通过“农家土灶柴改电”项目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在农村地区的落地,让清洁能源入村入户,让全村农户都用上了绿色清洁能源。

  据介绍,“农家土灶柴改电”项目,在不改变土灶原貌的基础上,灶底安装电磁灶,将传统的柴火加热改为电磁加热,无污染、安全又经济。据顾跃华介绍,以前一户农户烧一顿饭大约需要6斤柴,而使用电灶后烧一顿饭大约花费电费0.4元,而6斤柴卖给生物制厂家可赚得1.2元,完全补贴了电费花销。按每日2顿饭来计算,一户一年用“电灶”可赚584元。从环境效益上来看,海盐全县每年可减少柴火消耗约1200吨,减排硫氧化物50吨。目前,海盐已有53户农家安装了“电灶”。

 

  该电灶由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创新推广,既能保留非遗文化灶头画,又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宋丹 摄)

  全电厨房全靠电,充足的电力保障成了关键。顾跃华告诉笔者,如果遇到故障停电,他们还有一大“法宝”可以确保厨房用电无忧,那就是“共享储电宝”。“共享储电宝”是该公司研发的一款便捷式储能发电机。相对于普通的汽油或柴油发电机,储能发电机具有无噪音、无污染、携带方便等优点。如果遇到故障停电,“共享储电宝”作为后备电源能够立刻投入使用,这样也为“不停电”的打造提供了一大保障。

 

  为雪水港村农户安装电灶(宋丹 摄)

  如今,“农家土灶柴改电”项目正作为雪水港村升级版美丽乡村重点工程之一有条不紊推进中,500余户农户将感受到绿色厨房带来的清洁便利。而随着电灶头全村覆盖的实施,在推动农村生活再电气化,让非遗文化“灶头画”融入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了生动现实,为雪水港村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绿色发展“海盐样本”。

  发展全电“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

  今年,嘉兴海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钱塘江畔的胡斗村、云龙村和荆山村打造名为“荆斗云”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围绕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去年建设盐官古镇全电景区的基础上,“我们要助力政府建设美丽乡村,让风光更怡人,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海宁市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沈浚说。

  今年,根据“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对照年度低压电网改造,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和增加农村用电保障能力,提前渗透、主动服务,与周王庙镇签订全电示范村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荆斗云”涉及的区域全部实行电能替代液化气及柴火,打造全电景区乡村旅游综合体系,并对各台区的变压器全部改造成节能环保型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分别采用绝缘导线、集束导线、地埋电缆,其中云龙村区块的缘化率达100%,居民生活照明按每户30千瓦的容量设计改造。

  此外,广泛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元素进一步向农村延伸。配电台区实行无线宽带专用通信网络,智能台区现场管理平台、用电信息采集、应急快响服务等业务实现全覆盖,并对47个台区的低压配电柜、电缆分支箱、低压用户集户表箱安装智能锁。

  下阶段,继续统筹乡村旅游综合区和电力配套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安排电网,满足区域内用电需求和用电安全,科学落实电能替代方案,优化服务方式,开展综合能源专项服务,落实“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加强技术交流和创新,促进电能替代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