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保障带电作业安全
“黎明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津发布
2019-12-28 18:00
· 来源:
· 作者:潘冬冬
· 责编:王旭辉
带电作业;机器人;天津;产业化基地;现场作业;应用;研发;国家电网公司;保障能源安全;关键技术难题;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及规范;机器人领域;安全风险;传统人工;创新成果;电磁干扰;定位精准;改革先锋;工作效率
中国能源网丨 12月27日,由“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主持研发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式发布,在天津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交付至首批应用单位。这项搭载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成果将应用于配网带电作业现场,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和现场作业安全。
本次交付使用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迭代研发过程,突破了视觉识别、运动控制、电磁干扰等关键技术难题,具备定位精准、路径自主规划等特点,填补了我国及世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领域多项技术、标准及规范等行业空白。由机器人代替人工在配电网上做“微创手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带电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降低作业风险,保障人身安全。目前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在国网天津电力10家供电单位试点应用,成功完成现场作业29次,在全国残运会等大型保电、服务客户快速接电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今年天津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实施“三型两网”,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电网公司在津建设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组建了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及运维服务全产业链,带动地方更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天津“一基地三区”、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网天津电力设备部刘兆领介绍:“机器人制造基地可满足机器人的生产、装配、调试、试验和实训功能需求,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与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应用,持续提升电网检修智能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用电需求提供保障。”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攀枝花市成为四川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最少的地区2019 / 11 / 11
- 云南红河电网两项成果参与电力行业创新发布会现场交流2018 / 07 / 13
- 世界首次±1100千伏带电作业模拟试验成功2018 / 05 / 21
- 国网四川电力成功实施±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2017 / 02 / 07
- 上海电力首次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2016 / 12 / 22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