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村里的葵花油卖出去了!”
2020-03-26 12:09  · 来源:  · 作者:田锋  · 责编:王旭辉

   中国能源网丨  春风煦煦,天气渐渐转暖。319日,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南阳村农产品加工厂里,伴随着榨油机欢快轰鸣声,穿着“蓝大褂”、面带口罩的工人们将一桶桶金黄色的葵花油装载到了工具车上。加工厂老板王社勤即使“全副武装”,也难掩他脸上的兴奋。“我这油今天都已经运走第四车了,真是供不应求啊!”

  南阳村农产品深加工厂是沁水县供电公司捐赠的扶贫项目,去年10月开业。王社勤受南阳村委委托对加工厂进行管理运营,他在年前大量收购了南阳村及周边贫困户的葵花籽,计划加工成葵花油为南阳村集体捞一桶金。可是不凑巧,正赶上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村村封闭,外地购货商进不来,线下加工又无法销售出去,眼看着堆满仓库的十几吨葵花籽没有了销路,王社勤心里泛起了愁。 

  23日,沁水县供电公司帮扶工作队提前进驻南阳村,开展驻村帮扶和防疫防控工作。扶贫工作队队长原利兵帮助王社勤联系县乡相关部门,详细沟通了农产品加工生产困境及满足防疫卫生安全的可行条件,通过多次协调沟通,加工厂最终获批复工。 

  24日,驻村工作队帮助王社勤办理了复工生产批复手续,并及时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网上平台联系推广产品销路。因葵花油加工生产线是全电式运行,从清理、烘干、筛选、压榨一条龙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耽搁,沁水县供电公司立即组织土沃供电所工作人员对供电设备进行了逐一检查,保证生产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现在生产出来的葵花油金汤色正,味道香纯,客户的订单都已经预定到了今年年底。我们非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销量反而增加了。”王社勤信心满满地说。 

  “供电公司和村委不仅保障了全村‘零’疫情,还帮助我们快速复工,收入也有保障了。”正在忙着加工的王海庆也很高兴。王海庆是南阳村的一名贫困户,由于有榨油经验,加工技术熟练,成为了厂里重要的技术工人。夫妻两人都在加工厂务工,年收入能达到4万余元。像王海庆一样的20多户贫困户在加工厂长期就业,从从事油料作物的种植、采摘、收购到加工生产,都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农产品加工厂的效益好了,能够带动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也越来越多了。”原利兵开心地说。“疫情期间,我们将生产加工企业纳入重点保电对象,及时掌握企业复工信息,主动上门服务,了解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帮助排查用电故障,在及时恢复供电的同时,实行‘一户一策’‘点对点’服务,让生产加工企业放心生产,保障生产企业用电万无一失。” 

  为拓宽扶贫产业,2019年,沁水县供电公司投入49.5万元定点扶贫项目资金,为南阳村农产品加工厂购置大量全电式的生产加工设备,扩大生产加工规模,提高农产品加工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让交口村、张沟村、褚家村、后马园村等附近邻村的贫困户从中受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户均增收2300元,解决了20人长期就业、30余人临时就近就业的问题。 

  此外,今年该公司还将继续投入定点扶贫项目资金48万元,扶持南阳村光伏发电项目,提高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致富。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