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丨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尽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挑战,但脱贫攻坚的信心和目标从未发生改变。
全国脱贫看甘肃。面对艰巨任务,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派出精兵强将,扎根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脱贫攻坚一线,多措并举帮助结对帮扶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小产业实现大发展
3月23日,在大桥镇韩河村的大山里,村民虎宝强坐在山坡上看着一群珍珠鸡正闲庭踱步,悠闲地啄着食,脸上乐开了花。“等以后我老了,就想天天坐在躺椅上,喝着金丝黄菊茶、蜂蜜水、吃着珍珠鸡、羊肚菌,这日子才叫舒坦。”虎宝强说,自从供电公司来到山里,他的见识广了、生活好了,日子越来越有味。虎宝强话中提到的金丝黄菊、羊珍珠鸡正是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帮扶韩河村发展合作社经济生产的特色农产品。
2017年以前,由于家中底子薄原因,母亲常年患病,虎宝强一家生活十分困难,灰心的他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生活没了信心。国网甘肃电力帮扶工作队驻村后,经过对虎宝强一家人生活情况的了解,立即将他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来抓。在得知虎宝强有发展养殖产业的意愿后,帮扶队主动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调研,为他量身打造了养殖珍珠鸡的产业脱贫发展路子,并帮助他建立起养殖场。仅过了半年时间,第一批生态鸡出栏销售后,虎宝强就有了20000多元的经济收入,并于2019年9月顺利脱贫,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榜样。
虎宝强脱贫致富的例子,是国网甘肃电力驻村帮扶以来大力开展产业脱贫的一个真实写照。自2017年以来,国网甘肃电力立足结对帮扶村实际情况,持续实施特色产业精准帮扶工程,并形成“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80万元,修建西和县单体面积最大的蔬菜大棚2座,发展珍珠鸡、土鸡、中蜂为主的养殖产业和花椒、大棚蔬菜、纹党、金丝皇菊为主的种植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仅2019年全年,通过拓宽合作社和农户产业发展渠道,就为当地贫困百姓带来人均400余元的纯收入,带动91户401人实现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由建档时的61.18%下降到1.92%。
扶上马,送一程
“智能化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定点高度如何定?飞行时的高度定多少……”3月22日上午,在大桥镇郭坝村的麦苗地里,国网甘肃电力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宏耐心地向村民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自主研发智能化农业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来自王山、李坪、郭坝、韩河、小山5个村的村民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解,认真学习每一步骤。“无人机学起来很容易,现在在树下乘着阴凉操作无人机省时省力。”正在接受智能化农业植保无人机操作培训的村民马万里难掩喜悦。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构建“劳模创新联盟”,打建起现代智慧农业与电力科技之间的桥梁,让一些平日里的电专家变成了田间地头科技兴农的行家里手。2018年,在驻村帮扶队的引导下,王山等几个村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但由于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为花椒晾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花椒销售收入。为此,帮扶队特地请来国网甘肃电科院技术专家,蹲点研制花椒烘干机,并从最初单一烘干花椒变成了可烘干黄金木耳、花椒、金丝黄菊等农产品的多功能烘干机。
“去年我们研制的花椒烘干机亮相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并荣获甘肃省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和第23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王山村驻村书记雷俊说,不仅要解决当地百姓的贫困问题,还要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扶上马了,更要送一程,让村民的幸福路走得更宽。
一个都不能少
“李吉有还是不愿意搬嘛?”“他觉得镇子上太远,来回种地不方便,孩子又在老家附近的邻乡上学,还是不愿意搬。”已经是半夜12点多,刚开完工作例会的赵宣安拉住韩河村驻村书记张志强、郭坝村驻村书记王亮又说起异地搬迁的事情。
他们提到的李吉有是大桥镇韩河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由于地处深山和滑坡带,当地政府提出了韩河村整村易地搬迁的政策,这对于自小是农民思想保守的李吉有来说充满了未知和恐惧,他认为搬迁就会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一直不愿搬迁。“那可不行,咱们明天再去!”对于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的赵宣安来说,只要有一户没脱贫,就要坚持管到底。
“我们已经帮你联系了搬迁点附近的建筑工地,给你媳妇也联系了温室大棚的工作,这样一个月下来你们夫妻俩就能挣6000多,生活保障肯定没问题,孩子的学校我们也联系到了搬迁点附近……”一个月后,在赵宣安几个驻村书记的多次劝说鼓励下,李吉有免费分到一套100平米的搬迁房。
“哎呀,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仅给我们联系工作,搬家时还额外给我们置办厨电八大件,邻近村的百姓都羡慕我们是电力来帮扶的。”3月24日,看到上门回访的赵宣安,李吉有满是激动地说。
据了解,作为甘肃省唯一一家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的获奖企业,国网甘肃电力始终聚焦“一稳收、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坚持精准施策的工作理念,通过实施电力扶贫、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搬迁、扶志扶智、消费扶贫、村容村貌整治等八大工程,全方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2017年至今,该公司通过资金直接投入、爱心捐款、消费扶贫、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累计帮扶超过1500万元。
“就像总书记说的,‘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只要有我们在,一定会确保脱贫摘帽‘不漏一人、不落一户’。一个都不能少!”赵宣安说。

- 武威供电:脱贫“帮扶队” 防疫“急先锋”2020 / 02 / 09
- 当公益成为了一种习惯2018 / 10 / 29
- 沁源供电倾情帮扶受点赞2018 / 02 / 09
- 变“输血”为“造血” 乐山电力多措并举精准帮扶星星村2017 / 11 / 28
- 山西电力扶贫攻坚交出满意答卷2020 / 03 / 1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