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 近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人工智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指出,随着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不断融合发展,以海量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绿色、智能和互联网化的能源形态将为电力企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引领行业生态进化,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共赢提供蓬勃的强大助力,在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据了解,我国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2015年以来,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其中,电力领域围绕电网智能运检、运行控制、企业管理和用电服务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自主创新,在输变电缺陷识别和故障诊断、现场作业安全智能管控、智慧客服、智能调度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陆续开展了多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试点应用。
同时,输电线路一体化巡检管控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智慧变电站边缘汇聚计算与全面监视一体化平台、智能客服和营业厅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均成功开展了试点应用,有效提升了电力业务智能化水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工智能方向专利数量在全球企业中名列前茅。
但总的来说,当前电力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化应用较零散,缺乏统一的平台化支撑,距离全面实用化仍有差距。
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等顶层会议先后提及“新基建”建设,将人工智能等七个领域定位为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电力行业对此高度重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毛伟明表示,要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在设备运维、电网调度、智能客服等方面的应用。因此,结合“新基建”发展背景,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电力人工智能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白皮书》透露,电力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智慧变电站、电网智能调度、智能营销客服、安全生产管控、办公智能化、融媒体智能舆情管控、数字化审计、发展规划辅助决策、智慧物资供应链等。随着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普及,需要在电网安全与控制、输变电、配用电、新能源并网、企业经营管理等电网各个业务场景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布局,建成一批成熟可靠的人工智能应用,形成多业务场景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链。
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在电网安全运行与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持续强化特大电网安全控制能力;构建输变电环节智能化体系,显著提升输变电环节智能化管理水平;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感知、智能预警及辅助决策技术,显著提升配用电系统运行、维护及服务水平;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预测及消纳领域的智能决策作用,实现新能源并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聚焦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实际需求,拓展人工智能应用范围和深度,提高企业决策水平,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 人民数字智品频道上线暨人民智品平台发布仪式在京举行2019 / 09 / 20
- 替代遥控器 步态识别让空调“知冷知热”2019 / 07 / 29
- 由“制造”到“智造”——人工智能助苏州工农业再升级2019 / 04 / 11
- 为中国经济转型添薪续力2018 / 12 / 10
- 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能源行业2018 / 11 / 29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