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电网
智能用电扫码取 客户安全又省心
漳平供电试点智能共享电源项目
2020-05-20 19:31  · 来源:  · 作者:詹春艳  · 责编:王旭辉

   中国能源网丨  “直接手机扫码就可以用电,挺方便的。电表等设施也不需要自己维护,减少漏电风险,还省钱。”近日,在福建漳平永福镇吕坊村智能扫码取电点,花农陈永忠正在向同行推广智能扫码用电方式。

  永福镇是全国著名的花卉之乡,近年来花农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花圃临时性灌溉用电需求增大,而花农习惯性按一户一表申请非居民用电,导致花圃周围的电杆上挂接多个电表,显得杂乱无章。同时,花圃用电设备大部分是灌溉抽水机,一般用户的表后线24小时通电,且抽水机长期浸泡在水里,线路易绝缘老化,存在很大的用电安全隐患。 

  转变服务思路 

  创新供电模式提质又增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革新,“无人经济服务”是否也可以用到供电服务中?如何运用好这些创新技术,让其既能满足客户安全便利用电又能为企业提质增效? 

  针对永福镇花农的灌溉用电需求,漳平供电公司开始思考一条创新供电模式之路。 

  根据永福供电所近三年业扩增量数据分析,从新增的2591户用户用电情况来看,其中零度电表用户多达550户,每月平均20度电量以下用户达450户。据永福供电所所长林跃明介绍:“虽然新增户数逐年增加,但实际上增加新开户后,永福镇的电量并没有明显上升,但供电公司在投资建设、日常维护、用户抢修和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管控成本却日益攀升。”  

  结合永福镇花圃灌溉用电数量多但电量少的特点,漳平供电公司辗转摸索,以客户为中心,推出“智能共享电源”项目,即智能取电供电模式。智能取电借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桩模式,客户可采用二维码或刷卡取电等方式随时随地用电。 

  林跃明说,永福供电所选择花农集中区域吕坊村建立智能取电体验点,在花圃区域设立一个总表计,表后分接10至20个智能开关,并以开关代替电表,这样,有用电需求的花农就可扫码支付获得用电使用权。 

  相比原始一户一表供电模式,智能取电采用一表多户。林跃明表示,简单讲,采用智能取电供电模式,可大大降低供电企业生产维护成本,提质增效;从客户角度说,可以降低触电风险,用电便捷省心。 

  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农村智慧用电模式 

  “扫码用电,就是省事省钱省力,大家快来试试!”陈永忠大大点赞智能取电方式,并在朋友圈大力推广花农使用智能取电模式。 

  建立智能取电体验点,是漳平供电公司做好新时代“双满意”工程的有效载体之一,是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中架起的一座“连心桥”。 

  陈永忠是永福镇吕坊村村民,常年经营10余亩杜鹃花种植。前段日子的一件用电烦心事,让他彻底摈弃“一户一表挂杆式”用电模式。 

  陈永忠的花圃用电主要以日常抽水灌溉为主,用电量基本保持在300元以内,可3月份的电费居然高达4200多元,这让陈永忠诧异不已,立即给供电所打了换表电话接到陈永忠电话后,永福供电台区经理李智通过营销系统查询陈永忠的用电情况,发现如果按照平常用电量来测算,3月份电量确实异常。 

  当天下午,永福供电所所长林跃明与李智带好设备,来到陈永忠花圃查找故障。经过对电能表及出线侧检测比对,所长林跃明可以肯定是漏电所致。于是,两人利用钳形电流表,顺着线路和电流方向找去,一直找到陈永忠花圃的一个偏僻位置,发现长期搭挂在花圃架子上的抽水机电线外皮已被磨光,里面的导线裸露出来,电流就是这样流失的。所幸裸露的电线挂在架子上,未被水淋湿,否则极易导致触电事故。 

  陈永忠细思极恐,这小小线路上的破皮,不仅存在可怕的安全隐患,还让他白白多花了4000多块钱。 

  据林跃明介绍,传统模式每户用户表后线都是24小时带电,表后线长期暴晒露空,缺少维护易产生漏电和出电危险。而智能取电模式,仅在用户扫码支付后表后线才带电,表后线带电时长可缩短80%,大大降低触电概率。同时,智能取电模式还可消除用户表后出线杂乱无章,美化乡村环境,提升现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环境。 

  这不,陈永忠得益于智能取电的安全便捷,化身永福花农智能扫码取电“代言人”。他通过“现身说法”,让永福花农转变传统用电观念,纷纷改用智能取电供电。 

  目前,漳平供电公司已在永福镇试点建设8个智能开关供40户花农随机使用,下一步陆续新建台区将投入10套、80个智能开关供用户落地使用。同时,龙岩供电公司将以漳平吕坊村作为试点,在龙岩市全面推广共享用电模式。连城县供电公司借鉴其经验,也在北团镇许坊村建立智能取电点,便利农田灌溉用电,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搭好用电“连心桥”。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