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西太平洋海域仍受福岛核事故显著影响
2013-05-10 12:54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本报讯  国家海洋局日前公布了最新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监测海域海水中铯-137、铯-134含量较2012年第一航次有所下降,但部分站位铯-137含量仍显著高于核泄漏事故前日本近岸海水背景水平;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影响,且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所增加。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距我国大陆278公里处的台湾西南部海域100米深海水中检出铯-134,其放射性活度水平是我国海水水质标准铯-134浓度限值的3000分之一。此外,海洋大气放射性监测和海洋沉积物放射性监测结果均未见异常。

  信息显示,国家海洋局于2012年11月8日至12月23日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第二航次监测工作,历时45天,航程9000余海里。

  据悉,监测海域全部海水样品中均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除上述提及部分站位铯-137含量仍高外,46%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放射性核素铯-134。但与2012年第一航次相比,铯-137、铯-134含量有所下降。

  海洋生物监测结果显示, 监测海域鱿鱼(巴特柔鱼)样品中铯-134、铯-137和银-110m的活度较2012年第一航次有所下降,但锶-90活度有所升高。此外,在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西太平洋海域捕获的卵圆疣鳞鲀、少鳞燕鳐鱼、横带扁颌针鱼、蛇鲭、六斑刺鲀、艾氏刺鲀、棕斑兔头鲀样品中均检测出铯-137。(朱学蕊)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