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海域仍受福岛核事故显著影响
2013-05-10 12:54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监测;放射性;西太平洋;海域;东南方向;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显示;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
本报讯 国家海洋局日前公布了最新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监测海域海水中铯-137、铯-134含量较2012年第一航次有所下降,但部分站位铯-137含量仍显著高于核泄漏事故前日本近岸海水背景水平;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影响,且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所增加。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距我国大陆278公里处的台湾西南部海域100米深海水中检出铯-134,其放射性活度水平是我国海水水质标准铯-134浓度限值的3000分之一。此外,海洋大气放射性监测和海洋沉积物放射性监测结果均未见异常。
信息显示,国家海洋局于2012年11月8日至12月23日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第二航次监测工作,历时45天,航程9000余海里。
据悉,监测海域全部海水样品中均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除上述提及部分站位铯-137含量仍高外,46%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放射性核素铯-134。但与2012年第一航次相比,铯-137、铯-134含量有所下降。
海洋生物监测结果显示, 监测海域鱿鱼(巴特柔鱼)样品中铯-134、铯-137和银-110m的活度较2012年第一航次有所下降,但锶-90活度有所升高。此外,在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西太平洋海域捕获的卵圆疣鳞鲀、少鳞燕鳐鱼、横带扁颌针鱼、蛇鲭、六斑刺鲀、艾氏刺鲀、棕斑兔头鲀样品中均检测出铯-137。(朱学蕊)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电网防覆冰有新技术2020 / 07 / 17
- 辽宁加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2020 / 07 / 15
- 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 (2020-2035年)2020 / 06 / 23
- 疫情之下,如何保障国家监测网稳定运行?2020 / 04 / 10
- 生态环境部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2020 / 02 / 03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
-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 SAP全...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