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别把核建在我的后院里
2013-07-19 17:19  · 来源:必联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如果说当还珠格格、白素贞、大师兄一起出现在荧幕上,暑假就来了。那在近几年,当自古中庸平和的中国人开始走上街头大规模游行示威,往往就预示着“避邻”运动又开始了。

  “避邻”(Not-In-My-Backyard),或称“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指的是由于当地群众不甘承受经济建设的污染成本,衍生出针对政府引进项目(如PX、垃圾场、核电站)的集体抵制。

  在中国,政意与民意相悖并不是件新鲜事情,最近中国政府欲重启的内陆核电又把这一幕搬上舞台演了几出矛盾激烈的戏码。内陆核电在争议不断中之所以还能走走停停,源于中国对核的纠结情结——民意是“别把核建在我的后院里”,政意则是“你后院的核将是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

  别把核建在我的后院里

  广东省江门市政府上周六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份简短声明说,不再考虑建设鹤山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这是一个投资300亿元人民币、总用地面积229公顷的核燃料工业园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集团)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共同开发。

  声明说,鹤山市政府决定尊重民意,对该项目不予申请立项。在声明发布大约24小时前,有关部门估测约有800到1,000名群众在江门市政府大院附近游行,抗议这个拟建的工业园区。国内的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很多游行现场图片,抗议者打出反核标语,戴着写有汉字“核”的口罩,其中“核”字被划上了叉。

  在这个项目的官方介绍上赫然写着“这是中国实现能源多样化、满足日益增加的清洁能源需求而发展核电的努力之一”。而江门市政府早前的一份声明曾这样描述这个一站式、世界一流的核燃料处理设施,说它将发展成为具有标志性的亚洲核燃料加工及装备制造中心。

  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字句里,民众很难寻觅到关于这个核燃料项目的真实有效信息,为什么在江门建设?怎样建?对当地的经济、环境影响分别是什么?民众除了知道这个项目很大,对国家能源大局有益之外,那些关乎到民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却不得而知。人民日报对此的发出的社评是“公示时间偏短,前期沟通不足,犯了“共识缺乏”的症结。”

  “避邻”运动的羽翼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日益丰满,它被视为现代社会中个人与集体抗衡行政权力的有效武器。在“核”的问题上,前有前苏联贝尔诺切利核泄露,后有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就民众而言,他们在核事故妖魔化的舆论渲染下,已经到了谈“核”色变的地步。

  从经济角度来看,核燃料项目选址鹤山是个合情合理的决定。鹤山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设计的初衷是利用江门有利的交通位置,为周边核电站提供核燃料。对比我国目前已有的两座核燃料工厂,一个在包头,一个在宜宾,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地区(但人口密度也不低),已不适应大量从国外进口铀矿石的现实。核燃料和原料是敏感物资,运输车辆、容器均为特制,还需要部队武装押运、全程监控,陆地运输成本很高。江门是沿海城市,交通便捷,临近阳江、大亚湾、岭澳、台山等多个核电机组,因此江门成了中核集团的首选地址。

  环境风险是比经济风险更能决定核工业生死的关键因素。虽然鹤山核燃料项目的环评未能依照规定完成,但在事后的核专家评论中,也可对其窥见一二。在观察者网上,刊登了一些核专家对鹤山核燃料项目核安全情况的态度。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员会副主席李焯芬认为,因为核燃料厂不牵涉到任何核分裂的作用在内,即便拿着燃料棒,都不会受到辐射影响。

  中国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健也表示天然燃料本身的放射性就很低,加工过程又没有核裂变环节,没有核裂变产物,因此也不存在高辐射风险,

  但可惜的是,这些专业的意见是在江门市政府草率决定上马鹤山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之后,被民众强烈的反对呼声倒逼出来的支撑观点。不论这些专家的意见是否正确,事后的弥补往往会被定性成粉饰太平的手段,遭到质疑。而在此之前,已有反核阵营的专家发表过强烈的反对观点。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认为我国必须立即停止在核能发展上的“大跃进”。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王亦楠都认为,中国发展核电无异于“饮鸩止渴”,核电并不是中国解决能源困境的最好选择。

  江门市市民无法去考证这些关于核电正反方观点的对错,也不可能等到核燃料上马数年之后再去评估其核安全系数,他们目前能做的就是让核远离他们的后院。一名参与游行的江门市市民对我说:“我们不会冒这个险让它建在我们的房屋周围。为了生存,我们只能排除一切可能威胁到生存环境的因素,即便核燃料真的是安全的。”

  与民意相悖的政府意愿

  即便纷争不断,但核电在中国的生命力依然顽强,这与政府的态度不无关系。

  中国能源网了解到,新一届能源局班子将核电放在了未来能源计划的首位。据知情人士透露,能源局上一届领导班子也对核电情有独钟。

  此轮内陆核电重启之前,中国的和核电站建设计划因日本福岛核泄漏在2011年3月16日被全面叫停。经历一年多的蛰伏,核电在2012年底逐步解禁。2012年12月27日,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浇灌了第一罐混凝土,这标志着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受损后,中国首次恢复核电站建设。福建福清、广东阳江、山东石岛湾和江苏田湾4座沿海核电站也相继重启。

  近年来,中国爆发的环境危机倒逼能源转型步伐加快,转变倚重煤炭的传统能源消费结构成为现任政府的当务之急。但关于未来能源的选择,舆论与专家一直争论不休。

  “页岩气革命”让美国振臂高呼四十多年的“能源独立”口号终见曙光,中国对此也心驰神往。加之中国页岩气的储量极为丰富(IEA估计为36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且天然气相较煤炭与石油是更加清洁环保,因此有一部分人倾向认为天然气是未来中国能源最好的选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再生能源是缓解中国乃至全世界能源问题的最好途径。丹麦的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模式”承诺在2050年实现零碳经济,让很多环保人士看到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美好前景。

  至于核电,其拥护者德国与日本因核泄露危机已在近两年开始大规模削减核电在本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013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日本在2012年的核电消费量仅为4.1MBtu,占日本能源消费总量0.7%,较上年下降了89.%,处于历史最低位。而中国在2012年核电消费量增幅为12.5%,达到22MBtu,成为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核电大增幅国家。

  无论民间如何争论中国未来能源的选择,政府加强核电建设的决心明显。

  截止2012年数据,中国已建成并运行的反应堆17台,装机容量共1469万千瓦。在建的反应堆数量有28台,预计装机容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2012年核电发电量为982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2.6%。在此轮核电重启之后,业界人士乐观估计“十二五”核电容量达4000万千瓦时的任务将轻松完成。

  近期,政府始推动内陆核电项目的意图越来越强烈。中国目前建成投产6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一期、宁德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与建设当中的核电站全部位于沿海地区。拟建的核电机组全部选址在江西、湖南、广西、四川、河南等人口稠密的内陆地区。

  “中国在建核电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将进一步完善核电发展规划,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发展核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6月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道。

  分析政府倾向核电的原因,中国能源网研究员王鸿雁认为,环境压力是其中之一,但另一方面,推广核电所带来的既得利益阻团体阻力较小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页岩气与传统油气区块矿权重叠严重,政府欲发起新一轮利益分配的难度很大。但核电的状况截然不同,每个核电站建设都有多个参股单位,核电产业链上不管是燃料企业、材料设备提供商,还是设计施工单位,所有参与者几乎都是受益者。产业链上有很多都是上市公司,因此广大股民也是受益者。

  江门核燃料项目从公布到取消短短10天的生命是中国民众与政府关于核电意见分歧的正面交锋。与核有关的一切项目都已敏感得成为中国民众“避邻”运动的导火线。民意是政府执政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力量,关于中国核电的未来,在未成功跨过民众这一关前,没有人敢对其作出乐观预计。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