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华龙一号”的任务:实现核电“走出去”
2014-03-12 16:39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贾科华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华龙一号是目前中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使中国核电技术站在了世界的前沿,成为实现建设“核电强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支撑。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合作,在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物力、人力,深刻汲取福岛核事故教训,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非能动安全的先进理念,满足国际最先进的法规标准而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其任务是实现核电“走出去”,面向国际市场。 

  目前,“华龙一号”的堆芯选用的是中核集团ACP1000技术的177堆芯,核燃料采用中核集团开发的CF自主品牌。在具体的项目上,可根据客户需求,配上不同个性化的辅助安全系统。 

  为在华龙一号贴上“完整自主知识产权”这个响当当的标签,中核集团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先后开展了54项科研课题,与64家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了117项合作;已完成360项专利申请工作,并已在海外市场开发的目标国进行专利布局;开发了核电设计分析软件41个;与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合作,自主研制的核电设备能够满足国内外工程所需。经认真研究国外特转协议,能够合法确保不侵犯国外核电公司的知识产权。这些工作位实现独立的“走出去”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核电出口的必要支撑,经过多年研发,中核集团的核燃料产业已完全具备出口能力。中核集团自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燃料品牌——CF系列。目前,CF系列核燃料元件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设计、合金等所有技术问题都已解决,预计到2017年,核燃料元件可完全实现自主化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目前,中核集团形成了核动力、核电、核燃料、天然铀、核环保工程、核技术应用、非核民品、新能源八大产业新布局。其中,作为中国核电发展的主力,30多年来,中核集团先后建成了浙江秦山和江苏田湾等核电基地,核电运行机组达到了9台,截止到目前,所有机组均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主要运行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累计发电4028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1288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289万吨,二氧化硫282万吨,相当于造林115万公顷;在建12台核电机组,建设安全质量可控,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目前,中核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也已走出国门,共出口6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积累了在国外的核电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 (贝多华/整理)

 

     相关内容:贺禹等11委员联名提案: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