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亏家不亏国的核电人
——三门核电热试程序编制党员突击队队员与家人的故事
2016-10-14 17:58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孙越隆  · 责编:发电

  天苍苍,雨潇潇,山巍巍,海迢迢。深秋时节,浙东沿海地区受台风“鲇鱼”影响,暴雨如注。 

  从宁波出发,驱车行驶在甬台温高速公路上,窗外不时掠过的青翠毛竹林在大山顶上雨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经过两个多小时颠簸,穿过三门县健跳镇猫头山隧道,便到达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全球首堆所在的三门核电站。 

  今年912日,三门核电1号机组4台主泵热试成功,这是全球首台第三代压水堆的第一次热试成功,也是美国西屋公司AP1000先进非能压水堆核电技术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运行。为确保此次热试成功,三门核电早在5月初,就在全体党员技术骨干中通过层层选拔,组建了10人的热试程序编制党员突击队,他们平均年龄31岁,全是985高校本科毕业生。 

     

党员突击队队员在主控室召开工前会)

  迈出车门,一股夹杂着桂花香和鱼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一座没有烟囱的现代化“花园式”核电站立刻映入眼帘。 

  突击队队长屠攀和队员们伫立雨中,队员中有的穿着浅蓝色工装衬衣,有的穿着灰色工装,还有的穿着藏蓝色工装,衣兜上都统一绣着蓝色SMNPC的三门核电英文字母缩写胸标。 

  白白净净的队长屠攀,一边递给了我们每人一把伞,一边自豪地介绍:912日晚821分,三门核电1号机组4台主泵首次到达100%转速。这是世界上首台AP1000先进非能压水堆的成功热试,这一里程碑的事件,必将载入人类核能发展史,“我们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试验成功时最想分享喜悦的人是谁?面对我们的提问,屠攀动情地说,是自己的媳妇。 

  “她为了支持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辞去了平湖人民医院的事业编制,在宁波家中专职抚养女儿三年了。三年来,都是她送女儿学舞蹈、学钢琴的,自己只是在试验成功后的第三天才有片刻空闲时间,和她一起牵着女儿肉乎乎的小手,仅送她学过一次舞蹈,还是参加‘浙江区排舞大赛’最后彩排。试验的成功,可真是离不开她鼎力支持啊。”说着说着,这个关中汉子的眼圈都有些红了。 

  屠攀这么一说,皮肤黝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王子虎也深有同感,并打了开话匣子。王子虎今年4月获得“浙江省万名好党员”荣誉称号,并早已是三门核电系统调试和主泵方面的技术骨干了。 

  王子虎有一个近4岁的女儿和一个1岁半的儿子,蒙古族妻子为了不影响自己工作,更好地安心在突击队加班加点干活,带着一双儿女远在1500公里外的内蒙古赤峰。“自己快半年都没见到妻儿了,当想他们的时候,就拿出全家福照片,仰望着北方的天空。” 

  最让王子虎永生难忘的,是试验成功当晚。接近晚上9点,手机里突然传来了妻子发送的视频,女儿对着镜头说了一句“爸爸我想您啦”,顿时让这位来自蒙古高原的汉子泪流满面。 

  还有外号“唐山大叔”的副队长——河北唐山人姚春光,参加电站工会举办的“‘核’你在一起第三届家属开放日”活动,让在海盐元通中学当老师的妻子带着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整个暑假期间都在工地上与自己同吃同住。虽然同在一间宿舍里,但是姚春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跟家人不完全在一个步调上,每天值完晚班回到家时已经是夜深人静,儿子早已熟睡,第二天又被儿子吵醒,一天也难得与妻子说上几句话,只要一家人能有个短暂的“小团圆”,心里就热呼呼的。 

  突击队里的高级工程师王二小远在山西大同的妻子,身体不太好、即将临产,孩子只能通过剖腹产出生,本来医生建议914日手术,但她为让王二小在参加热试前见上孩子,坚持要求将手术日期提到8日。当得知1号机组4台主泵即将热试时,她又执意送丈夫上“一线”的主控室值班,让父母照顾自己坐月子。 

  突击队里的另一外一位高级工程师杨洋,在最关键的8月份,远在西南边疆贵州仁怀茅台的父亲病危,为了不影响试验,从最终守护到办理好父亲后事,杨洋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回到了主控室参加三班倒的值班。 

  “世界上第一座最先进技术的三代核电站将在我们中国工人手中建造、调试、运营和管理成功,这就可以更好的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虽然我们还得继续亏欠家人很多年,但我们都觉得值!”最年轻的队员王鼎斩钉截铁地说。为实现“国之光荣”的“核能梦”,这个25岁小伙子的话,既是突击队队员全体队员的心里话,也是核电工人及家属的共同心声。 

  10名可爱的青年工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只是千千万万核电职工和党员中的普通一员,发生在他们与家人间的感人故事,却是广大核电工人亏家不亏国的真实缩影。 

  (作者为中核瑞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