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简称“2017创交会”)期间,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ITER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中国参与世界级核聚变项目原因及核聚变前景发表了看法。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科技界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规模仅次于国际空间站。ITER计划于2006年正式开始实施,历时35年,其中建造阶段10年、运行和开发利用阶段20年、去活化阶段5年。中国于2003年开始,作为首批参与项目的七国之一,加入该计划。
12日,罗德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中国加入该计划的意义。他表示2003年加入该计划时投入了100余亿元人民币,“当时科技部一年的项目投入也才200多亿元人民币。之所以用如此大的金额投入核聚变项目,一是想将我们的科研人员带到更高的平台,与此项科技的世界级科研人员共同进步,二是我们在核裂变技术上落后于其他国家多年,不想在核聚变技术上再次落后。这项技术对于我们优化能源结构来说非常重要。”罗德隆表示。
据罗德隆介绍,由于核裂变以金属铀作为燃料,目前其储存只能供世界使用100年。同时核裂变反应物质分解速度很慢,半衰期达到上万年甚至百万年,因而出现了切尔诺贝利及福岛等核辐射事件。而核聚变物质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氢的同位素,“一公升海水提取出的这种物质通过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斤汽油”。罗德隆表示,同时,聚变物质的半衰期只有几十年,对人类来说危害小很多。此外聚变过程中材料可自己冷却,生产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如果核聚变成功的话,未来五十年将能够广泛使用。据我们测算,运用这项技术科维持人类能源消耗一千至两千亿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人造太阳“心脏”安装开启2020 / 04 / 2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VST设备项目完成产权交接2018 / 08 / 23
- 当代“夸父逐日”:中国开发核聚变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2017 / 12 / 25
- 中国的“人造太阳”可以这样建2017 / 11 / 30
- 从跟着跑,到并排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中国核聚变研究厉害了!2017 / 11 / 24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
-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 SAP全...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