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核电
签了!二所与中广核共同助力事故容错燃料研发
2018-09-25 10:27  · 来源: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管理  · 作者:冯琦杰  · 责编:刘文颖

  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全球核能界对核燃料安全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2012年,业界针对该需求正式提出了事故容错燃料(ATF)的概念。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事故容错燃料(ATF)处在了国际核燃料技术研发的最前沿,也是各核电强国和业内巨头竞相争夺的核心技术。

  (来源:微信公众号“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D:INPC_1969作者:冯琦杰) 

  中国事故容错燃料(ATF)研发始于2015年,由中广核牵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参与。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广核研究院ATF项目部研发了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燃料芯块——UO2-BeO,有效提高了燃料芯块的热导率,是下一代燃料的备选方案,其辐照性能的优劣是这种燃料芯块能否具有工程可行性的关键问题。

  2016年,中广核研究院带着问题找到了战略合作伙伴——二所,作为对口单位的反应堆技术与应用研究室很快进入了角色,与中广核ATF项目部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多次交流和讨论。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辐照方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物理热工分析计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2017年年底,反应堆技术与应用研究室成功对少量结构材料试样进行了一次试辐照,取得了良好反响,成为中广核事故容错燃料(ATF)研发项目的里程碑事件,也为本项目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事故容错燃料(ATF)小棒辐照实验方案的逐步成熟,中国绵阳研究堆高功率运行天数从150天稳步迈向200天,本项目终于具备了落地的条件。

  最终,经过两天的友好协商,中物院二所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就事故容错燃料(ATF)小棒及小样品辐照实验采购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该项目由反应堆技术与应用研究室牵头,所内各相关单位配合,本次签订项目的第一阶段合同,预计2020年年底前完成。

  当日,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睿、中广核ATF项目部主任廖业宏、副总工刘彤、任啟森,二所副所长钱达志、财务处副处长康厚军、科技处周刚、反应堆技术与应用研究室主任唐彬等人出席了会议并共同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该项目合作协议的达成,标志着我所的中国绵阳研究堆将为我国事故容错燃料(ATF)研发事业发挥重大作用,相信将来事故容错燃料(ATF)的研发成功,不仅可以让我国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燃料,也为打造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夯筑最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