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水电
南水北调最难建“水桥”完工 明年可向京供水
2013-09-30 10:37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一条平稳的河流缓缓从河南邓州市穿越而过,与其交叉而过的南水北调工程,在河流上方建起了一座巨大的“水桥”,以保证南水北调水“自流”向北方。这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中技术难度最大的输水渡槽,昨日,“水桥”完成最后一段浇筑,顺利连接河岸两旁。

  中线工程全程采用“自流” 

  湍河渡槽项目总工程师陈谋建介绍,南水北调中线的特点是,让丹江口的水一路北上调水,全程采用“自流”方式,即让水自动北流。

  然而,全线1000多公里的中线,落差有99米,为了实现南水自流向北,“中间高的就得削平,低的要搭起来。”

  此前常用的做法是,譬如在灌溉上使用加压方式,可以采用涵管、埋管等从地下通管而过,而在“自流”要求下,遇到河流阻隔,则只能采用河流上方搭建“水桥”的方式越河而过,这在工程上称为“渡槽”。

  “这有点类似一座桥,人走的话就是高架,但这是水的高架。”陈谋建说。

  全线1776座建筑物基本完成 

  据悉,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中,有几十个渡槽。而跨越这条名为湍河的渡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一个。

  陈谋建介绍,渡槽横截面类似U形,整个渡槽由三个独立的渡槽组合而成,跨度共达40米,在建渡槽中跨度、内径最长。整个渡槽最重要的是中间的槽身段,一共18段,7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U形输水渡槽。

  整个湍河渡槽项目工程造价达2.66亿元。其昨日主体工程的完工,也为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在年底基本完工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线1776座建筑物基本完成,1千多公里渠道已全部成型,今年年底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将全部完工,明年汛后可向北京等地供水。

  ■ 工程创新 

  6千万打造设备空中作业 

  9月26日,记者在工程现场看到,“水桥”从彼岸越河而过,距离此岸只剩最后一节空当。三台巨型设备“套”在槽身上,工人们正在进行电焊等施工。 昨日,这最后一节槽身进行了混凝土浇筑,两岸终于正式连接。

  陈谋建介绍,传统施工需要从地下打钢管板支撑架,上面再安装模板,但工程量大,遇到峡谷、河流等地形就很难打地基。而目前的工程是“架空”式的,所有工艺都可空中作业完成,不受地形影响。

  据介绍,国内研发单位专门为工程研发了三台巨大的“造槽机”,在建设完桥墩之后,一段段地挪移,浇注混凝土。每个机器高22米,重1280吨。

  陈谋建介绍,每台造槽机造价1800万元左右。“除了这儿,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再有这样大型和这种结构形式的渡槽了。”最终,任务完成的造槽机将以近似废铁的价格出售,约6000万买进,300万卖出。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 南水北调 供水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