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日前获得世界银行6亿美元无息贷款,这是世行支持的巴基斯坦最大水电站项目。曾经一度,世行受环保主义的压力,停止了对发展中国家水电开发的资金支持,但从2003年开始世行又明显增大了用于水电开发的贷款。(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http://www.cnenergy.org/)
阿富汗曾提出异议
达苏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印度河上,距巴沙大坝下游74公里,距首都伊斯兰堡345公里。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大坝,高233米,设计流量2600立方米每秒,水头210米。装机容量为432万千瓦,计划安装8台立式混流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213亿千瓦时,投资概算为52.06亿美元。该项目竣工后,将对现在的塔贝拉水电站(Tarbela)、巴罗塔水电站(Ghazi Barotha)和恰希玛水电站(Chashma)产生积极的影响。
该项目2009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世界银行承诺为准备工程详细设计和招标文件及施工提供阶段性融资支持,2010年4月,巴方将批准后的兴趣函(英文简称EOI)提交世行审查,并请后者为该项目出具支持函。
今年年初,阿富汗就达苏水电站提出异议,认为在流经两国的河流上建水电站违反国际法,而且损害阿方利益,且巴政府之前并未与其协商。阿富汗还就此问题与世界银行进行交涉,希望后者在该项目取得阿方同意前不要发放贷款。
有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巴基斯坦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1947.7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611.2万千瓦,占31.38%。全国共有大型水电站4座,最大的塔贝拉水电站装机容量347.8万千瓦;中型水电站数十个,但总装机仅35.2万千瓦,占1.8%。
巴基斯坦国内一般情况下电力缺口在150万千瓦左右,用电高峰时可达400-5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10万千瓦。为解决突出的电力供应不足问题,巴基斯坦政府拟定了电力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其首要考虑就是大力发展水电。除了加速尼勒姆·杰勒姆电站和真纳电站以外,还积极推动巴沙和科哈拉等特大型和大型项目的尽早开工。
世界银行支持水电态度明朗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仅2012年,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提供了大约300亿美元的贷款或帮助。
上个世纪80-90年代,西方国家关于水坝的争论风起云涌。一些非政府组织将大坝对环境、健康和经济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联系起来,试图告诉人们建造大坝的危害。针对这些负面争论,世界银行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邀请了包括国际大坝委员会代表在内的不同利益集团代表们共同进行了为期2天的讨论,后一致同意成立世界水坝委员会(The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简称WCD)。
这个委员会于1998年2月正式启动,12名委员共来自8个国家。2000年11月16日,该组织出具的一份题为《水坝与发展——决策框架》的报告在伦敦发布。该组织在2001年解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助成立了一个专门推广该报告的项目小组——Dam Developing Program (简称DDP),但由于报告遭到了中国、印度、西班牙、土耳其等一些主要建坝国家的抵制,以及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水电协会和国际排灌委员会部分官员的批判,该组织的工作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尽管如此,在报告发布后的若干年内,世界银行终止了一些水电项目,对水电项目的贷款也大幅减少。但2002年后,通过反观和考察,世界银行又开始支持水电发展和水坝建设。从2003年开始,世界银行明显增大了用于水电开发的贷款。据了解,2002-2004年世界银行水电项目贷款每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05-2007年增至每年5亿美元,2008年贷款额超过了10亿美元。
巴基斯坦水电开发(相关链接)
巴基斯坦水和能源开发管理局(WAPDA)编制了一项名为“水电开发——2025年展望”的计划,提出解决未来供电短缺的策略。该计划包括在各阶段将要优先开发的用以满足电力需求的水电工程的一张—览表(如下表所示)。正在审查实施这些工程的方法和选择方案,以便通过公共部门或私人一公共部门合作,或完全通过私人确保资金和物资的来源。鉴于准备时间很长,其目的是为那些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水电工程征集标书,同时开始对新的坝址进行可行性研究。自1994年就进行过类似努力,但尽管进行了各种鼓动,没有一个新水电工程取得进展,在1994年、1995年和1998年陆续公布了3项关于私人投资的政策。目前正在讨论另一项草案“电力工程政策”,以加速开发40000MW的水电资源。
巴基斯坦每年必须花35亿美元进口6.5X106t燃油,以维持9000MW火电运行。这个数字占国家总进口量的33%。而且给从唯一的港口卡拉奇到内地电站厂房的运输设施施加了沉重的压力。这种情况为开发水电资源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这将涉及到解决资金、技术人员和地方舆论,及环保阻力等方面的限制问题。(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能源报官方微信账号:cnernergy)

- 印巴将在华盛顿进行水务对话,聚焦克什米尔两争议水电站项目2017 / 07 / 28
- 世行:取消制裁伊朗将导致全球油价每桶下跌10美元2015 / 08 / 14
- 英媒:世行称全球1/7人口用不上电2015 / 05 / 22
- 世行敦促新兴经济体改革能源补贴政策2015 / 01 / 08
- 世界银行承诺308亿支持“电力非洲”六国2014 / 08 / 1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