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水电
溪洛渡开创高拱坝智能化建设先河
2016-03-07 15:35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发电

  近日,三峡集团在溪洛渡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用的“300米级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获2015年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该成果在溪洛渡特高拱坝建设中成功应用,引领水电行业走向现代化、智能化,开创了智能高拱坝建设之先河。

       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是继三峡之后,我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工程,也是世界已建成的三座300米级特高双曲拱坝之一,大坝坝高285.5米。大坝位于长江干流上,安全要求特别高。其地震设防标准、坝身泄洪流量及泄洪功率位居世界特高拱坝之首,大坝结构复杂程度为世界拱坝之最,综合技术难度最大。针对以上特点和难点,三峡集团牵头组织开展了“300米级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成功解决了拱坝在设计、实施、初期运行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了溪洛渡大坝的安全高效建设。

  据了解,该技术首次创建了特高拱坝智能化建设理论和体系,攻克了拱坝智能建设的关键技术;首次建立了特高拱坝施工进度与真实工作性态的动态耦合仿真分析模型与方法,实现了大坝建设全过程实时工作性态的动态可控;首次创建了全生命周期拱坝全景信息模型(DIM),并研发了拱坝智能建设与运行信息化平台(iDam)。目前,溪洛渡拱坝已经历了3年的蓄水运行,原型监测成果表明,各项指标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是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重大创新,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项目牵头人樊启祥表示,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与三峡集团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大坝建设是未来水电发展的大趋势,溪洛渡工程引领着世界高拱坝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建造模式和工程建设精益化管理理念的普及发展,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科技成果的应用将逐步拓展至拱坝水电站整体、其他坝型水电工程乃至其他行业,实现行业级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协同管理与智能建造。三峡集团在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进程中,将会把在国内大型水电开发中形成的先进技术成果和成功的技术应用经验,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全面推广,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水电的良好形象。

       据了解,该成果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4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7项。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向家坝、白鹤滩、乌东德、藏木等工程推广应用,解决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高质、高效、精细化施工难题,直接经济效益约243亿元,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在行业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