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水电
【最美一线工程师】大坝上的“发明家”
——记四川省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胡金山
2016-04-08 15:38  · 来源:电建集团  · 作者:  · 责编:发电

  在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设代处,有这样一个“能人”——业主喜欢他,有设计问题需要沟通、协调,第一个想到的是他;工程出现难题需要解决,业主信任他,要他当“总指挥”;设计院项目经理喜欢他,有他在工地,设代工作井井有条,业主满意度高;施工单位也喜欢他,现场跑得最勤,能解决问题,能替施工方着想。同时,他还是一个高产的“发明家”——他就是成都院长河坝设代处处长,地质工程师胡金山。

  2016年初,胡金山被评选为四川省第二届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这对于常年坚守工地300天以上,为长河坝水电站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胡金山来说,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慰藉。正是这一天天的坚守,一日日的思考,用心的他洞悉了电站的各个环节,知晓了每一处的地质环境。他刻苦钻研、不懈努力,解决了长河坝水电站多项技术难题,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推动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创新勘察新方法,解决料源难题

  长河坝水电站最大坝高240米,属于超高土石坝,一方面料源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防渗土料颗粒级配要求严格。按照传统勘察方法,周边料场难以满足填筑要求。对于土石坝来说,无料就无坝,无坝何谈建电站!这是摆在业主和设计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这一技术难题并没有难倒青年工程师胡金山。白天,他顶着烈日满山跑,找料场;晚上,他与同事围在一起热烈讨论;凌晨时分还在查阅书籍文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他提出了“P5等值线法”对料场进行分级、分层,将土料分级储量,对合格料、偏粗料、偏细料平面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创新了超高土石坝防渗土料勘察方法,使得料场予以充分开采利用。这一方法于2015年获得了“超高土石坝防渗土料勘测与确定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研究装置,提高渗透监测质量

  胡金山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工程师,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并积极解决。土石坝的渗透稳定是建坝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监测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他在仪器的操作过程中,常常翻转着仪器左思右想,不懂的人还以为他在玩弄仪器,其实他是在思索,思考着如何能准确的检测覆盖层和防渗墙的渗透性。

  正是在他这一次次拿捏仪器的过程中,有了“灵光乍现”和创新突破。他发现,传统的方法多是以点带面,不能全面判断防渗墙质量的特性。于是他结合理论,反反复复进行了大量试验,最终,他提出了用水文地质方法查明防渗墙的渗透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发明了一种能快速且便捷实现抽水试验的检测装置。这两项发明获得了“超高土石坝防渗墙渗透检测结构”、“水电工程施工期覆盖层渗透性能快速检测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同时,专利高效的投入长河坝水电站建设中进行使用,推动了大坝的安全建设。

  研究危岩体支护,提出新标准

  长河坝水电站开挖边坡高达300米以上,开口线外自然边坡上的危岩体严重威胁着下部人员和设备安全,部分地段危岩体属于倾倒型,有很宽的裂缝,支护难度极大,施工随时都会造成生命危险。

  怎样合理地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及对工程的危害程度?采取怎样的防治措施既节约工期有能够节省投资?又一次的难题摆在胡金山面前。接到任务后,他不畏严寒,抗着零下十多度的低温爬上高耸的坡体,细致的观察危岩体,分析其开裂机理。在做了大量调查、分析研究工作后,他提出了危岩体勘察及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标准。同时,针对宽裂缝倾倒危岩体,提出了在两侧上方施工的支护方案,避免了传统下方施工的安全隐患。

  为此,胡金山获得了“一种确定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稳定性方法”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及“大型倾倒式危岩体围护结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依托长河坝等项目开展的“环境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研究”科研课题,获得了“中国电建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陡斜坡危岩体稳定性研究解决了自然边坡危岩体安全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水电工程技术发展,并且他正同科研团队一起,将该研究成果转化实际应用并形成了行业技术标准,用以指导更多的水电工程建设。

  大坝上的发明家,他的青春年华在这数年的坚守中随着大渡河滚滚流去。但胡金山深知,他一生所求的“金山”不是别的,是长河坝的绿水青山。在当今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时代,他将在坚守与思索中,用青春和智慧照亮生命中那一座座“金山”,为祖国的水电事业而奋斗不息。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