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北盘江流域组织开展“中国华电,度度关爱,北盘江第十四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先后在北盘江流域光照、董箐、马马崖、善泥坡电站库区投放长臀鮠、光倒刺鲃、白甲鱼、花䱻等北盘江珍稀及特有保护鱼苗共62.8万余尾。
自2008年以来,由黔源电力主导开发建设的北盘江干流光照、董箐、马马崖、善泥坡电站相继投产。黔源电力秉承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措并举保护北盘江流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据了解,黔源电力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年放流能力80万尾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作为流域四个电站永久附属配套设施,并于2012年起与高校开展科研合作,依托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成立“三峡大学北盘江生态环境研究基地”,对鱼类资源保护、放流效果评估进行监测和研究,为持续有效改善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012年4月26日至27日,贵州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实施了首次鱼类标志放流。一条条人工繁育的鱼苗,经科研、渔政等技术人员测量长度、重量,并进行标记、暂养后,分别投放到北盘江光照和董箐水电站库区。
据科研人员介绍,给鱼做上标记后放流,可以根据标志鱼的回捕记录,掌握它的活动路径、活动水域、生长速度、成活率等情况,通过综合分析,为未来的增殖放流方案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人工增殖放流的实际效果。
当时选用两种方式对鱼苗进行标记,均不会影响标志鱼的正常活动,一是T-tag锚标法,用标记枪将一个带有明显标志的标签置于鱼的外体上;二是荧光色素标记法,将荧光剂注射在鱼身上某个部位,捕捞时能判定是否属本次标志的鱼苗。2012年,共标记鱼苗3400尾,占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每年放流数量的5‰,按计划于2012年8月和12月进行捕捞和评价放流效果。据了解,这也是贵州省首次实施鱼类标志放流。
此前,黔源电力已经确定北盘江流域石板寨电站不开发、马马崖二级水电站暂缓开发,舍弃发电水头共51米,使干流天然河段长度增加近24公里;投资建设环保工程,光照水电站采取分层取水措施,董青水电站进水口设施前置挡墙取水,缓解下泄低温水对水生生物影响,开创了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生态难题的先河;善泥坡水电站在坝后设置装机0.55万千瓦生态机组、马马崖一级水电站设置1.8万千瓦生态机组,不间断下放生态流量,满足下游水生物生存需要。该公司还将善泥坡水电站原堤坝式开发调整为混合式开发,对北盘江中在流水环境产粘沉性卵的鱼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自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2009年建成以来,黔源电力先后进行了14次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北盘江流域放流鱼苗440余万尾。

- 贵州最后一个大型在建水电站2013 / 11 / 27
- 桐子林水电鱼类增殖放流站通过完工验收2016 / 07 / 04
- 乌东德水电站首次向金沙江放流两万多尾珍稀鱼苗2015 / 04 / 02
- 华电黔源电力公司放流1.6万尾珍稀鱼类2015 / 03 / 31
- 增殖放流站2013 / 02 / 2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