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水电
贵州首个“水光互补”项目投产
2017-09-28 14:31  · 来源:  · 作者:李国欣 张锐  · 责编:发电
   中国能源网讯|本报讯 8月24日,由中国电建集团设计施工的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两台机组正式投产。同时,象鼻岭一期光伏工程同期投产,标志着贵州省首个“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投入商业运行。

  象鼻岭水电站是我国第二高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位于贵州省威宁县与云南省会泽县交界处的牛栏江畔,水库坝高141.5米,碾压混凝土量达81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405米,水库总库容2.63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6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发电量为9.3亿千瓦时。电站由中国电建所属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水电三局承担大坝土建工程,水电八局承担大坝监测工程,贵州工程公司承担象鼻岭一期工程50兆瓦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

  水电三局于2012年5月中标象鼻岭水电站大坝土建工程,面对前期征地、“四通一平”等客观原因,项目部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与业主、监理、设计、当地政府等各方沟通,不断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在项目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12月31日实现大江截流,2017年4月26日导流洞下闸蓄水,7月23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华兵告诉记者,项目部围绕各阶段节点目标,倒排工期,采取多项有效措施,通过“大干150天”劳动竞赛,调动全员积极性,掀起施工大干热潮,碾压混凝土月浇筑上升高程达17米,2016年全年浇筑高度累计达103米,创造了公司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记录。项目部在施工中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玄武岩骨料在RCC双曲拱坝中的应用》、《双曲拱坝快速测量放样系统》等一大批科技成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持。

  据项目部总质检师胡富安介绍,面对我国第二高碾压混凝土高拱坝的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混凝土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严等难点,项目部从原材料管控入手,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广泛开展QC活动,狠抓温控及养护工作,力求把每个工序都做到精益求精,工程质量多次得到业主和国家质监总站质量巡视组的高度评价。

  “水光互补”系水能、光能互补,利用其互补性,依托水轮发电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和水电站水库的调节能力,调整光伏电站的有功出力,进行“水光互补”发电,达到平滑、稳定的发电曲线,使光伏发电成为与水电相媲美的优质电能。“水光互补”项目依托水电站内送出通道,既能节省投资,又能提高线路利用率,同时在生活区附近进行农业光伏模式开发,不仅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还对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助力精准扶贫具有积极的推动成效。

象鼻岭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