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力>水电
三峡集团承建的三座大坝项目集体亮相苏丹新货币
2019-02-13 15:04  · 来源:  · 作者:彭宗卫  · 责编:刘澄谚

照片和视频由刘勇刚提供

  春节期间,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公司苏丹经理部收到一份特殊“礼物”,由三峡中水电公司牵头组织实施的苏丹麦洛维大坝项目、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项目和由三峡集团与中水电公司联合实施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一起出现在2月1日苏丹新发行的面额100苏丹镑的货币背景图案上。

  这三座水电站大坝坐落在苏丹“母亲河”尼罗河的干流和支流上,都是关系苏丹国计民生的大型综合枢纽。三个水电站装机占苏丹全国水电装机的95%以上和全国总装机的60%以上,为苏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据了解,苏丹独立以来曾经多次变更过货币,上一套货币于2007年换发,最大金额是50苏丹镑。这次发行的新货币面额分别为100苏丹镑、200苏丹镑,相当于在原货币基础上扩充了大面额钞票。新发行的苏丹货币中,只有三峡集团一家中国企业承建的项目载入货币图案。

  苏丹新货币背景图案选择三峡集团承建的三座大坝,充分表明三个水电站项目在苏丹国民经济中的举足轻重作用。

  苏丹水电部长黑德尔先生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中水电在苏丹实施的一系列项目,为苏丹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后盾,是苏丹发展史上的里程牌和骄傲,是苏中合作的典范,见证了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他表示,苏丹人民不会忘记三峡中水电为苏丹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峡集团承建的三座大坝项目集体亮相苏丹新货币,三峡中水电苏丹经理部总经理王洪强说:“这不仅是对三峡集团与苏丹合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崇高礼赞,也是三峡集团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

  三峡集团承建的三座大坝集体亮相苏丹新货币,与三峡集团多年在苏丹精心耕耘是分不开的。三峡中水电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总经理刘勇刚曾经参加三个水电站项目建设。他说,20多年来三峡中水电先后在苏丹承建了15个项目,合同额累计达23亿美元,为三峡集团发展做出了贡献,树立了三峡品牌,加深了中苏两国合作友谊。

  自2002年起,三峡中水电承建的水电项目开始陆续登上当地货币。当年,三峡中水电承建的老挝南累克水电站首次登上老挝发行的新发行的20000基普的货币上。

  2010年,三峡中水电承担的中国经济支援助项目——几内亚金康水电站登上了5000几内亚法郎的货币上。

  2015年,几内亚央行新版货币5000几内亚法郎再次载入几内亚金康水电站图案,而新版20000几内亚法郎货币上,则印上了由三峡中水电总承包建设的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再次成为中国水电的骄傲和中几友谊的象征。

  据了解,目前三峡集团海外业务已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源项目投资、电站管理运营、在建工程承包和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等各类项目达80多个。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项目……从非洲到亚洲,三峡集团成功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和标志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

  三峡集团承建的多个水电站工程被誉为所在国的“三峡工程”,这些水电站项目成功建设并成为当地国家货币图案,推动了以“中国三峡”品牌为代表的中国水电产业更高层次地走向世界。

  延伸阅读——

  深耕苏丹二十余年  成功实现“三级跳”

  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苏丹市场,三峡中水电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厚积薄发的发展历程。

  三峡中水电最先在苏丹承建了一系列农业灌溉项目。这一系列农业灌溉项目的建成,确保了所在地移民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所在地区农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由于建设质量和工期均超越业主预期,树立了企业形象和品牌,为三峡中水电打开了苏丹市场,为日后成功获取麦洛维大坝、罗赛雷斯大坝加高、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奠定了基础。

  麦洛维大坝项目荣光绽放

 

  苏丹麦洛维大坝

  2003年开始建设的麦洛维大坝,不仅为当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更是将当时苏丹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提高了2倍,从而缓解了苏丹的电力紧缺状况。

  2003年5月20日,以三峡中水电为牵头方的CCMD联营体一举竞得麦洛维大坝项目土建标,合同在苏丹总统巴希尔的见证下正式签订,总金额为5.55亿欧元。该项目的中标在当时创下了我国所承揽的国际承包工程中单个项目合同金额之最,堪称苏丹的“三峡工程”。此后不久,CCMD联营体又获得麦洛维大坝金属结构标,合同总金额5193万欧元。

  麦洛维大坝全长9.7公里,最大坝高达67米,主要建筑物由大坝和厂房构成。主坝由面板堆石坝、粘土心墙坝、混凝土重力坝3种坝型组成,建成后水库总库容量将达到140亿立方米,可灌溉下游400多公里面积达100多万亩的土地,300多万人将因此受益。电站装有10台1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

  麦洛维大坝是当年中国公司承建的海外最大单项水电工程,将苏丹国家电力总装机直接提高两倍,被苏丹总统巴希尔赞誉为苏丹的世纪工程,也是苏丹结束贫困的开始,因麦洛维大坝投产发电,苏丹用电费用降低25%-30%。苏丹麦洛维大坝获选“中国政府援非八大重点工程”,因其出色的质量荣获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被外界赞为“苏丹的三峡工程”。

  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项目继续深耕

  2008年开始实施的罗赛雷斯大坝加高工程,建成后将大坝整体加高10米,在增加发电能力的同时,将水库蓄水量增加到70亿多立方米,扩大农业灌溉面积200万费丹(约合1200万亩)。

  苏丹罗赛雷斯大坝

  三峡中水电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组成的CCMD联营,于2008年4月获得了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项目合同。苏丹总统巴希尔、苏丹政府高官出席了签字仪式。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项目中标合同额 3.96亿美元,工期1308天。

  该坝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以南550公里的青尼罗河上,地处南北苏丹交界,旨在上游蓄水以灌溉罗赛雷斯和喀土穆之间的广袤土地,同时兼顾水力发电功能。本合同内容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大坝整体加高 10米,并检修和更新大坝现有的水力控制系统、翻修深水底孔等。加高后的大坝全长25.1公里,包括24.1公里的土石坝和1公里混凝土坝,总库容将增加40亿立方米,达到70亿立方米。不仅在水利灌溉、电力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福泽一方,还起到在南北苏丹交界地区稳定的催化剂作用,对推进苏丹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续写辉煌

  2010年开始建设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兼顾灌溉、供水和发电功能,灌溉面积50万公顷,为当地及周边700万人提供灌溉用水,为300万人提供饮用水,为上百万人提供电力供应,苏丹约1/3的人口将由此直接受益。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全长约13公里,由位于上阿特巴拉河和塞体提河的鲁美拉及博达纳两座大坝组成,分布有12公里堤坝、2个溢流坝及1个电站厂房。建成后形成两个连通的水库总库容36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32万千瓦,主要为4台单台8万千瓦的转浆轴流式机组。

  2010年5月正式开工,签约合同额8.38亿美元,由三峡中水电与其母公司三峡集团组成三峡—中水电联营体承建。2015年1月正式下闸蓄水,目前已形成一个约36亿立方米的水库,可灌溉面积50万公顷,将为700万人口解决灌溉用水,为3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保障,为上百万人提供电力供应,苏丹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因此直接受益,是国家级的重大民生工程,受到苏丹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2010年5月开工以来,项目经历了南北苏丹分裂、安全形势严峻、大幅通货膨胀、各种原材料短缺及业主工程款支付严重滞后等诸多阻碍和困难。在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强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参建人员发扬努力拼搏、勇于担当的三峡中水电人的精神,经过6年多的艰苦奋战,目前4台机组已全部投产发电。

  项目执行过程中,苏丹总统巴希尔及其他政要曾多次赴现场进行视察访问。巴希尔表示,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充实了国家电网的同时也为加达里夫州、卡萨拉州乃至整个苏丹的农业及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支撑,使得周边广大民众灌溉及饮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