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际
微型芯片可利用无线电波“充电”
2015-12-10 16:55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刘园园  · 责编:王长尧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荷兰科学家近日研发出一种可以从无线电波中捕捉能量并传递信息的微型芯片。来自荷兰埃因霍芬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表示,这种芯片或将助力刚刚起步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来测量温度、光照和空气污染情况的微型芯片出现在智能家庭和公共场所中。但传统芯片技术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无需电池就可以工作。“如果需要一天到晚围着它们换电池的话,我们肯定不想在家里配置几百个这样的感应器。”该研究负责人皮特·巴尔图斯教授说。

  该团队研发的新型芯片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芯片包含一个微型天线,可以从无线路由器发射的无线电波中捕捉能量并将其储存下来,在能量充足的时候它就可以测量温度,并向无线路由器发送信号。

  巴尔图斯表示,他们同样可以研发出测量光照、运动和湿度的芯片。目前这种芯片只能捕捉2.5厘米以内的无线电波,不过研发人员相信可以将这一距离扩展到1米。“理论上它可以实现在5米的范围内捕捉无线电波。”巴尔图斯说。

  他们研发的芯片只有2平方毫米那么大,重量为1.6毫克。这种芯片的造价也非常低,一个芯片的成本约为20美分(约合人民币1.3元)。在表面遮盖一层涂料、塑料或者水泥以后,这种芯片依然可以工作,这意味可以完美地将它镶嵌到建筑当中。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数据显示,物联网市场即将迎来井喷时代。该公司预测,2016年全球城市地区将有5.18亿个智能建筑、10亿个智能家庭实现联网。

  总编辑圈点 

  从星系运行到生命活动,万物都要依靠能量才能存续。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所有电子技术研发,都绕不开能量的获取和使用,甚至可以归纳为更加方便地获取能源,更加高效节能地使用能源。在电池技术迟迟难有突破的情况下,如何破解微小、海量的传感器设备的能量困境?让设备自己从外部获取能量来维持运行便成为研发方向。当前,科学家们正“脑洞大开”,寻找利用太阳能、风能、震动、摩擦以及无线电波等获取能量的奇思妙想。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