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际>国际产经
2015《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新鲜出炉,10大亮点不容错过!(多图慎入)
2015-08-03 08:59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赵唯 于欢  · 责编:卢奇秀

  当地时间6月10日,2015《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在英国伦敦正式发布。 

  《年鉴》显示:201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明显放缓,仅增长了0.9%,创90年代末以来新低。

  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已降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同时仍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增长市场。

  2014年由能源消费推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仅为0.5%,是1998年以来的最小值。这种增长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步伐的不断调整。

  2015《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回顾2014年,全球能源价格和结构都产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以下十大最重要的亮点不可错过!

1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明显下降

 

  图为2014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及各区域的消费格局对比

  ◆ 2014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仅为0.9%,比2013年相差甚远(+2.0%),且低于过去十年2.1%的平均水平。

  ◆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幅明显下降,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与2013年相当。能源消费在2014年仅增长了0.9%。

  ◆ 所有燃料消费均出现增长,除核能外全部刷新纪录。

  ◆ 除煤炭外的其他燃料也都出现了产量攀升。

  ◆ 虽然新兴经济体仍继续主导全球能源消费增长,但这些国家的增速(+2.4%)已大不如过去十年4.2%的平均水平。

2中国能源消费增速为18年最低值

 

  图为一次消费能源中国数据截图(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 中国的消费增长(+2.6%)为1998年以来的最低值,但仍创下了一次能源消费连续14年增长的记录。

  ◆ 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降幅超过平均水平(-0.9%),其中欧盟和日本降幅最大,抵消了美国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

  ◆ 欧盟的能源消费降至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创造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百分比跌幅(第一大跌幅出现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

  ◆ 亚太地区、欧洲和欧亚、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增速均明显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3油价、煤价双双跳水石油市场份额连续15年缩水

 

  图为1861-2014年间的原油价格(单位:美元/桶)

  ◆ 2014年的能源价格普遍表现疲软,全球石油和煤炭价格双双跳水。欧洲石油价格出现下滑,亚洲相对平稳,而北美经历了增长。

  ◆ 石油仍是世界的主要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2.6%,但其市场份额已连续第15年出现缩水。

  ◆ 油价大幅跳水:2014年,即期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每桶98.95美元,与2013年相比每桶下降9.71美元,年均价自2010年以来首次降至100美元以下。

 

  图为煤炭价格对比

4中国石油消费增量仍居世界之最

 

  左图为分区域的石油产量 右图为分区域的石油消费量

  ◆ 全球石油消费增幅为80万桶/日,增长0.8%,略低于最近的历史平均水平,与2013年的140万桶/日相比降幅明显。

  ◆ 全球消费中的所有净增长均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

  ◆ 中国石油消费增长虽低于平均水平,但其增量仍是世界之最(39万桶/日)。

  ◆ 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下降1.2%,过去九年间第八次出现下滑;

  ◆ 轻质馏分油(发动机和航空汽油,轻质馏分油原料)已连续第二年成为增长最快的精制石油产品。

  ◆ 全球石油产量的增长比全球消费的两倍还多,增加210万桶/日,即2.3%。

5美国超沙特成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

  ◆ 非欧佩克国家的的产量增长210万桶/日,刷新了BP数据库记录。

  ◆ 美国(+160万桶/日)创造了全球的最大增幅,不仅是第一个连续三年至少增产100万桶/日的国家,而且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 除美国外,加拿大(+31万桶/日)和巴西(+23万桶/日)也在2014年创下了新纪录。

  ◆ 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基本持平,但其全球产量份额降至41%,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6中国与中东炼油产能增幅全球最高

 

  图为全球各地区炼油产能数据(单位:千桶/日)

  ◆ 2014年,全球原油加工上升110万桶/日(1.4%),创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比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美国原油加工量上升53万桶/日,是1986年以来的最大增长。

  ◆ 全球炼油产能增长130万桶/日,超过平均水平,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和中东,特别是中东创下了74万桶/日的增产新纪录。

  ◆ 全球炼厂开工率维持在79.6%,是198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图为2014年的石油进出口统计

  ◆ 2014年,全球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增长0.9%,即49万桶/日,低于平均水平。

  ◆ 石油进口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带动,而美国的净进口出现下滑。中国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

7全球天然气消费和产量分别仅增长0.4%和1.6%;天然气贸易也现罕见收缩,下降3.4%

 

  图为2014年人均天然气消费量(单位:吨油当量)

  ◆ 全球天然气消费仅增长0.4%,远低于过去十年2.4%的平均水平。

  ◆ 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天然气消费增长均低于平均水平,而欧盟(-11.6%)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量值和百分比跌幅。

  ◆ 全球前五大降幅出现在欧洲和欧亚大陆地区(-4.8%),分别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法国和英国。

  ◆ 全球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3.7%。

 

  左图为全球分区域天然气产量(单位:十亿立方米)

  右图为全球分区域天然气消费量(单位:十亿立方米)

  ◆ 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1.6%,低于过去十年2.5%的平均水平。除北美洲外,其他所有地区都未超过平均水平。

  ◆ 美国(+6.1%)取得全球最大产量增幅,占全球净增长的77%。

  ◆ 产量降幅最大的是俄罗斯(-4.3%)和荷兰(-18.7%)。

 

  图为2013年与2014年天然气贸易(单位:十亿立方米)

  ◆ 2014年,全球天然气贸易出现罕见收缩,下降3.4%。

  ◆ 受俄罗斯(-11.8%)和荷兰(-29.9%)管道天然气净出口下滑的影响,管道天然气贸易量下降6.2%,为历史最大跌幅。

  ◆ 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增长2.4%。

  ◆ 全球天然气贸易占全球消费的29.4%,液化天然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的份额上升至33.4%。

8中国煤炭产量创全球最大跌幅

 

  图为2014年煤炭人均消费量(单位:吨油当量)

  ◆ 2014年,全球煤炭消费增长0.4%,远低于过去十年2.9%的平均水平。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跌至30.0%。

  ◆ 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增长1.1%,为1998年以来的最小增幅,很明显是受到了中国消费(+0.1%)趋缓的影响。印度(+11.1%)创造了最大的增量记录,这也是全球最大增幅。

 

  左图为全球分区域煤炭产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右图为全球分区域煤炭消费量(单位:十亿立方米)

  ◆ 世界煤炭产量下降0.7%。

  ◆ 中国煤炭产量创全球最大跌幅(-2.6%),其次是乌克兰(-29.0%)。以上产量的跌幅足以抵消印度(+6.4%)和澳大利亚(+ 4.7%)的增幅。

9核电首次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全球水电发电增长全部来自中国

 

  左图为分区域的核能消费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右图为分区域的水电消费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 全球核能发电量增长1.8%,高于平均水平;这是2009年以来连续两年增长,也是核电首次扩大了其全球市场份额。

  ◆ 韩国、中国和法国的核电增长足以抵消日本、比利时和英国的核电下滑速度。

  ◆ 全球水电增长2.0%,低于平均水平;水电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6.8%。

  ◆ 全球水电发电量的增长全部来自中国,中国水电增长超过15.7%。

10中国连续第五年刷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大增量

 

  图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历年各国各地区数据对比(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备注:以可再生资源发电总量为基准,包括风能、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跨国电力供应不被计算在内。

  ◆ 可再生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增长量的三分之一。

  ◆ 从发电及输电量来看,可再生能源市场份额在2014年继续增长,创下了占全球能源消费3.0%的新纪录,而十年前仅为0.9%。

  ◆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占比中达到6.0%,增幅达12.0%。

  ◆ 中国连续第五年刷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大增量,2014年的增长率(+15.1%)达到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左图为分区域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右图为分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份额(以百分比表示)

  ◆ 全球风能发电增长量(+10.2%,+65万亿瓦时)不及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一半。

  ◆ 太阳能发电增长38.2%(+51万亿瓦时)。

  ◆ 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增长7.4%(14.4万桶/日),低于平均水平。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