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伊朗同意现身欧佩克石油产量大会,伊拉克惊人反转“支持冻产”,如今,沙特又牵手俄罗斯,发表稳定油市的联合声明。欧佩克三大产油国相继表态“愿意冻产”,使国际油价上涨逾4%。然而沙特石油部长法利赫随后的那句“冻产不一定非要今天”又让外界有点雾里看花,油价快速回吐大部分涨幅。
沙俄达成稳定油市协议
9月4日,沙特副王储萨勒曼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杭州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会晤。普京表示,俄罗斯和沙特保持持续性对话很重要。沙特副王储称,沙特和俄罗斯合作将给原油市场带来极大益处。
普京强调:“我们非常重视扩大与沙特多层面的互惠合作,这也涉及我们的双边关系。我指的是,我们都是最大的产油国,这同时也涉及到国际问题。没有沙特的参与,任何一个重要地区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
9月5日,沙特石油部长法利赫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杭州举行会谈。俄罗斯卫星网消息称,俄罗斯、沙特就原油合作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商定联合采取措施或者与其他石油生产商协作,以维持石油市场的稳定,并保障长期稳定的投资水平。
声明指出,石油输出国在石油市场面临长期挑战,包括全球范围大幅缩减对石油开采领域的资本投入,包括地质勘探投入减少,一系列投资项目推迟或取消。对于石油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以上因素导致石油市场长期动荡。
两国能源部长还商定,继续就石油市场局势磋商,并建立联合工作组,监测市场基本指数,起草相关行动建议来保障市场具有可预见性并处于稳定状态。
法利赫对媒体表示,沙俄能源部长就原油市场与技术合作进行讨论。他认为油价下跌损害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而沙特必须与俄罗斯就原油进行合作。两国一致同意,加强合作以避免“灾难”,两国达成的协议将帮助市场恢复稳定。
诺瓦克称,两国将结成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度互信将使双方能够应对全球挑战。他表示,两国在会议上讨论了不同的方案,其中包括可能进行的冻产,以帮助原油市场更快恢复平衡。两国将在10月召开工作组会议。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加入冻产协议。
沙俄联手消息公布当天,也就是9月5日,国际油价应声大涨,WTI上涨4.28%,至46.27美元/桶;布伦特涨幅为4.36%,现报48.87美元/桶。
不过,法利赫随后的一番话又让国际油价承压。他在接受阿拉伯卫星电视台采访时称,现在没有必要冻结原油产量,“冻结产量是优先考虑的可能性之一,但是不一定非要今天出台。原油市场正日渐改善。”他同时强调,伊朗是欧佩克能否达成协议的关键,沙特无法单独努力,需要其他国家加入。
再加上双方都没有透露9月5日协议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恢复原油市场均衡的“重大措施”的细节。9月6日,国际油价窄幅震荡,WTI收于44.92美元/桶,布伦特收于47.18美元/桶。
对此,盛宝银行大宗商品主管Ole Hansen称,沙特和俄罗斯的新闻发布会并没有公布任何实质性内容,再次表明产油国只会夸夸其谈,不会付出真的行动。预计原油价格还会继续走低。
榜样作用大,实际意义小
《金融时报》指出,沙特和俄罗斯试图联手稳定石油市场,不排除进行冻产的可能。但两国未能就限制产量、结束生产过剩状态立即行动。
据路透社分析,即使联合声明没有马上付诸实施,这也标志着俄罗斯和沙特之间的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两国对于扩大合作已经讨论了近一年,但是油价下跌和中东地缘政治使得两国关系一直未能有所突破。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Eugen Weinberg表示,沙俄的这份声明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油价,但两国更深层次的合作可能性很小。
CNBC援引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师Amrita Sen的话称,尽管主要产油国很难达成冻产协议,俄罗斯和沙特的联合声明仍迈出了非常重要的“跬步”。两国开始对话,而不是各自为政,这很重要。如果这两大石油出口国能达成协议,其他国家就可能效仿。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Helima Croft指出,虽然俄罗斯与沙特没有达成正式冻产协议,但这是又一个产油国正忍受胁迫的迹象,如果油价趋向下行,反弹希望越来越渺茫,9月的欧佩克非正式会议就更有可能实现产油国联手行动。
欧佩克:边喊冻产边增产
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在G20期间表示,对于产油国能够就产量达成一致意见感到乐观。“我们开始达成一致意见,但这仍在进展当中。近期要看在阿尔及利亚会议上能取得何种成效。我对此抱有乐观期待。”
伊朗已经确定出席9月26日至28日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欧佩克石油产量大会。这被外界视为“冻产”协议即将达成的有力信号。然而伍德麦肯兹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伊朗产量已经恢复至360万桶/日,比4月高出18万桶/日,比1月高出近60万桶/日。预计到2025年,伊朗原油日产量逐步提高至450万桶。
伊拉克总理阿巴迪8月30日也发声:“伊拉克会在9月的欧佩克会议上支持冻产”。此前伊拉克一直在冻产问题上“前后矛盾”,一边暗示不会为了任何支撑油价的协议而抑制石油产出,一边表示愿意在欧佩克中扮演支持油价的重要角色。
虽然“口头上”支持冻产,但伊拉克却暗暗增产,日前恢复了北部城市基尔库克3座油田原油出口,还向数家国外石油公司发送信件,要求它们不要限制生产原油的野心。根据欧佩克近期数据,伊拉克8月原油产量为463.8万桶/日,为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沙特也在增产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根据利雅得联合石油数据计划,沙特6月出口量提升至3个月高点,至750万桶/日,且日产量也迈向纪录最高,由5月的1027万桶增至1055万桶。
摩根士丹利分析称,冻产协议“将无法解决短期供应过量的问题”。沙特的原油产量已经达到历史高度,其不愿意独自减产或冻产,这样的协议是“不可持续”,因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都在相继增产。
花旗集团分析师警告称,仅仅把产量冻结在当前的水平对应对全球市场持续的供应过剩局面基本没有效果。多数参与国的产量已经接近其产能极限,因此做出冻产承诺无关痛痒。
一边高呼“冻产”,一边铆劲“增产”,这就是欧佩克目前的状态,既然如此,冻产协议签与不签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 晶科B20峰会呼吁:碳交易需建立国际统一规则2017 / 05 / 03
- 2017煤市去产能再推新招 产运需三方建互保机制2017 / 02 / 04
- 俄油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签订延长石油供应协议2017 / 01 / 10
- 中国石化与俄石油深化一体化合作2016 / 09 / 05
- 《巴黎协议》落定助推能源电力转型2015 / 12 / 2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