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左二)向大学生艺术团的京剧爱好者学习京剧。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在中国学习过,我的哥哥、姐姐也都来中国留过学,我自然不能例外,也要到中国上大学。我一直喜欢石油工程专业,所以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个暑假,来自也门的留学生沙卫诗比较忙,总在实验室、图书馆里忙着为未来的学业做准备。沙卫诗刚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工学学士学位,9月初,他在这个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像沙卫诗一样,在这个以能源为特色的高校里,还有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的300多名留学生,这些青年学生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的壮大,在青岛西海岸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校园里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以能源为媒吸引留学生
今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期间,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珍珠特别兴奋。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了四年石油工程,即将毕业的珍珠面临紧张的毕业论文答辩,但她还是申请了去上合峰会做一名志愿者。
珍珠来中国读书、选择石油专业,源于她父亲在哈萨克斯坦从事石油行业,“他认为中国发展速度非常快,来这里能学到很多”。
由于没有汉语基础,珍珠给自己定下了紧张的学习时间表,每天6点钟起床,反复练习中文、学习专业课程,有时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经过努力,无论多么难的专业课,她都没有“挂科”。毕业后珍珠顺利读上了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表示,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先后与“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为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来校学习,以能源为媒,架起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学生来华留学的“彩虹桥”。
培养能源领域国际创新人才
来自俄罗斯的扎伊尔和她的两个哥哥一起来到中国,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石油工程。举家“组团”陆续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是对学校教育水平的充分肯定。
吸引扎伊尔兄妹一起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的原因,是学校能源学科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良好口碑。
据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发挥能源学科优势,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设立“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专项基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种子”基金和奖励基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联合培养和海外交流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栾凤池表示,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开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语教学模式,以及专业全英文授课教学体系;注重学术研究与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价值,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国际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学的青年学生一直稳定在550人左右,不仅包括本科生,还有更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培养输送了石油生产、机械、电子等领域的数千名国际型人才。
“科技是国家强盛的重大助力之一,每个爱国的人都希望国家强大。我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读化学工程与技术方向研究生的哈萨克斯坦小伙叶尔哈力,立志要成为能源领域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促进中外青年相通相融
“了解得越多,我就越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学的塔吉克斯坦艾明江表示,不仅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来华学习,在塔吉克斯坦,众多国际友人也掀起了“汉语热”。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里,艾明江不仅学京剧、品中国茶、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白鹿原》,还将《论语》翻译成塔吉克语、英语和俄语,成为了中塔文化传播的热心使者。
为了营造多元文化氛围,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举办暑期学校、世界一流大学日、国家日、国际文化节等校园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海外高校“中国石油大学日”活动。以文化为媒,促进中外青年学生在成长中相通相融。
“《论语》里我最喜欢这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艾明江希望有更多的塔吉克斯坦大学生来中国留学,更多的中国大学生去塔吉克斯坦留学。艾明江在塔吉克斯坦当教师期间教过200多名学生,现在其中的40多名学生都在中国留学。
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来校立志学习成才。正在读博士的俄罗斯留学生卡佳已经在中国成了家,“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交流,为中俄的共同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卡佳在中国的梦想,她正在为这个梦想不断努力。

- 用油预约 送油到田2020 / 03 / 30
- 石油石化行业复工率超95% 能源企业力保能源安全供给2020 / 02 / 28
- 中石油力保疫情下油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2020 / 02 / 21
- 中国石油疫情防控与能源保供“硬核”推进2020 / 02 / 12
- 中国西南油气田保障川渝鄂地区平稳供气2020 / 02 / 0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