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已基本清晰。在昨日举办的第五届地坛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明确表示,目前,我国正研究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相关部门现在已开始着手制定国家碳排放交易制度,未来计划用约三年的时间建立起全国碳交易市场。按孙翠华透露的发展路径来看,今后我国或将不再增加碳交易试点城市,而将以现有7个试点城市市场为基础直接扩展至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市场。
目前,我国共确定了北京、深圳、广东等7个碳交易试点,其中,除了重庆将于本月19日正式开市外,其他城市碳交易市场均已较平稳地运营了一段时间。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虽然各试点城市均保持着一定的碳交易规模,但交易价格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深圳市场累计成交了约39万吨二氧化碳,平均交易价格为70元/吨;北京场内线上交易和场外协议交易量分别为15万吨和4万吨,平均交易价格分别为53元/吨、50元/吨;而湖北和天津累计成交量约325万吨、15.5万吨,但平均交易价格仅为24元/吨、27元/吨。由此可见,各地间碳价悬殊较大,供需关系也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城市间交易价格差距高达六成多。
“各地碳价的较大差距显示出各个试点现在建立起来的市场相对都是独立的,即使再增加试点城市,或者将碳交易范围扩展到一个区域内,全国各地的市场仍是相互不连接的,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因此,直接建立全国市场才是一个有效、快速的发展路径。”孙翠华分析称。具体而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金融学院教授蓝虹表示,由于每个开展碳交易的城市交易仅局限在本城市之中,因此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产业间、产业内不同企业间差异性小,容易造成企业间供需极不平衡,无法形成活跃交易的市场状态。
对于目前建立全国市场的筹备进展,孙翠华透露,今年国家发改委已组织专家着手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启动研究制定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而且正陆续出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企业核算与报告指南,加强基础数据统计工作。“今后,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摸清企业碳排放情况,为全国市场建设铺路。”孙翠华还表示,今年,相关部门还将确定参与全国碳交易的企业边界和范围,制定出台相关管理细则,研究制定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案和市场调节机制,制定碳市场监督规则和风险防范措施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孙翠华看来,确定全国碳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法律地位是建立市场前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全国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强制性的市场,因此它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作为支撑,即有比较高法律地位的法律文件才能实施,不然工作就很难推动”。孙翠华坦言。
不过,在蓝虹看来,目前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五省实现区域碳交易的难点主要在于交易总量的设定和配额的分配比例。“各省市如果要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就要确定一个总单位的交易总量,并在各方都认可的情况下确定初始配额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蓝虹坦言,治污能力相对不足的企业,排放量较高的城市肯定希望获得更多的配额,相关部门未来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与各城市进行博弈,制定大多数城市都能接受的、合理的分配制度。

- 区块链能否助燃我国碳市场2018 / 08 / 20
- 区块链能否助燃中国碳市场2018 / 08 / 17
- 预告:2018中国碳交易市场与低碳技术发展趋势解析会5月召开2018 / 04 / 02
- 2017第二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京举行2017 / 09 / 30
- 全国碳交易市场时间轴布局完成2016 / 08 / 2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