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
减排要靠改变发展方式
2014-09-24 10:22  · 来源:北京晨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据全球碳计划组织数据,中国碳排放量正超越欧美总和,人均排放量亦首次超欧盟,令减排再成焦点话题。

  碳排放量大,因为发达国家通过主导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将低附加值、高污染产业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只能接受“世界工厂”的角色,可发展到一定阶段,碳排放又会成为一道“紧箍咒”,通过舆论压力等,发达国家兜售高价环保设备,半强制地收割走部分发展成果。

  减排关乎人类整体福祉,但它也会变成隐蔽的剥削方式,在这个博弈中,谁主导了话语权,谁就会占据优势。一味沉浸在道德语境中,只纠缠于该不该减排,不反思如何减排,无疑是自缚手足。

  在减排中,应特别警惕两种偏执。一是陷入口号情结中,将减排神圣化,以社会动员的方式推广不理性的方案,以为违反市场规律就能改变共同命运;二是麻木不仁,将小团体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对立起来,只强调冲突的一面,无视协作的一面。

  节能减排,最终要依靠科学精神。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并无多少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将污染转嫁给别人的办法显然行不通,而全部上新设备,成本又太高。既要保发展,又要促减排,这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重大课题。

  没有路,所以才要创新,才要突破。现实是,我们不可能再退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状态中,也不可能再回归票证时代,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回望来时的路,我们总在不断遇到瓶颈、不断突破瓶颈。在今天,要解决好减排与发展的平衡,关键是要靠拉动内需,走自主型发展的道路。

  从统计看,中国的内需只占GDP的36%,远低于美国的72%。缺乏内需拉动,发展更多靠发达国家的市场,人家需要什么,你就得生产什么,人家不需要什么,你就得留下什么。赚的都是力气钱,利润空间小,没钱搞创新、培养人才,还要承担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恶果。

  但,自主型发展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保障出来的,只有当人们对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品不再感到担忧,他们才会大胆消费,才会成为驱动发展的火车头。让人们拥有更多安全感,这考验着一个国家的能力与决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