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
结构节能空间缩小技术节能成新着力点
2014-11-27 09:10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本报讯 记者张子瑞报道:11月20日,国家节能中心建筑节能技术推广会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在发言时指出,中国建筑节能空间巨大,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推进节能、高效利用技术方面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贾复生表示,如果说工业化是目前我国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城镇化则是未来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

  据贾复生介绍,建筑交通用能是城镇化用能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能耗不断增加。2000 年至2010年,我国建筑能耗年均增长9.1%,建筑能耗占国家能耗总量的20%以上。目前节能建筑仅占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的20%,只相当于欧洲20年前的标准。我国当前仍然存在城乡建筑模式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益、重外观轻品质等问题。在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节能减排提供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一味的强调某种技术的好与坏是不客观的,还要看这种技术使用的能耗、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结合地区及用能主体的用能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某种技术是不是适用。

  贾复生说,“十一五”以来,我国通过抓工业领域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结构节能收效显著。经过几年努力,难度小收效快的节能手段已基本使用,高耗能项目不再盲目上马,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稳定上升。“结构节能虽然还有潜力,但效果不会特别显著,这要求更加注重技术和管理节能。”他说。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需要节约6.7亿吨标煤。其中,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管理要节约3.3亿吨标煤。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