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维持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地下水的水质以及水位是国家公认的具有可利用价格、水量较稳定、污染程度较低的自然资源。
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只重视经济成本,没考虑其他额外的管理工作。如北方干旱地区,农田一直依靠地下水灌溉,由于未监测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已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2)管理体制不健全
地下水井没有严格的制定标准,监测井经常与工业用井、民井混合使用,造成后期井内相关仪表设备损坏无人维护。同时相关人员进行监测时,一是不具备相关资格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位判断,二是没有统一采集数据造成数据不完善。
(3)监测设备灵敏度差
由于资金方面缺乏,及设备技术不够先进,地下水监测设备推广使用受到阻碍,同时设备灵敏度低,在极端条件下不能正常运行,无法进行数据采集及传输,造成数据流量的缺失。同时由于传输速率较慢,设备采集有误差,数据量较大,终端设备处理不及时,数据都会产生错误。
因此,在我国对地下水重视度大大提高的今天,要改善地下水监测工作,主要从有以下几方面。
(1)增强地下水管理意识
首先有关部门要提供资金方面的扶持,帮助水利部门完成地下水监测管网的实施建设。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内容包括:地下水污染处理、地下水资源监测环节、地下水资源水位调整等。严禁开采地下水,并对后期地下水的水位调整做出预先处理。其次在监测环节中,若发现水体被污染,要协助环保部门对水体污染源进行查处,保证地下水资源的纯净性。通过培养这种意识防范,从根本解决地下水资源监测问题,有效保证地下水的合理利用。
(2)完善监测管理体系
首先不断完善地下水监测管理标准。要求监测人员根据地区降水分布,定期对该区域的地下水进行监测。并且监测完毕后做好详细统计,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有关部门也要推进地下水检测仪器设备市场的规范标准,这样才能保证监管市场的规范性。
(3)加强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推进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如今逐步采用智能化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我国目前已有多家公司生产地下水监测系统,但由于技术不够先进,一些仪器的灵敏度及精度依然无法满足需求。应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共同合作进行研发设计,提高国内仪器的水平,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培养高精尖人才,增大仪器仪表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锦上添花。
原标题: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管好地下水 打开“黑箱”定准标尺是关键2020 / 03 / 24
- 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2019 / 03 / 26
- 北京通州地下水污染主要来自面源污染2018 / 08 / 06
- 东北地下水超采严重 专家呼吁勿蹈华北覆辙2018 / 03 / 22
- 中国地下水污染严重治理需要1000年2017 / 01 / 1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