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传统能源界的巨头纷纷闻风而动,积极在“一带一路”国家布局相关产业。如今,生物质能源产业界也开始联合起来,准备出征“一带一路”。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产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但是,与传统能源的强势地位相比,相对弱势的生物质能源有能力在“一带一路”国家建功立业吗?
在9月25日举行的2016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之生物质能源走向“一带一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石元春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匡廷云院士、南京林业大学的张齐生院士,以及其他多位学界泰斗,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能力,和“一带一路”国家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需求,表达了支持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出征“一带一路”的强烈意愿。
阳光凯迪集团、宏日集团、广西洁通科技公司、金骄集团、中农绿能科技集团等多家企业纷纷表示将积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国家寻求新的市场。
可是,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中国的生物质能源企业有没有金刚钻?先听听专家们的意见:
「两院院士石元春:
有能力出征“一带一路”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必须要具备四大条件:一是技术成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技术-装备-运要组装配套;三是要有标准化和规模化;四是经济可行,服务上乘。
十年来,中国生物质能源已经茁壮成长,主要领域和产品已达产业化生产水平。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颇具竞争力的生物质能源企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界已初步具备出征“一带一路”条件。中国生物质能源企业布局国内外“两个战场”,可成互补互促的犄角之势。企业界应该立下一个“出征”的高目标,激发产业内在潜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
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执行机构来实施生物质能源出征“一带一路”的计划,没有强有力的推动执行机构,就很难实施起来。同时,相关企业要保证给“一带一路”国家带去真正环保绿色的项目和技术,才能可持续地在当地发展繁荣。
听完专家的意见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目前积攒了多少家底,以及相关企业出征“一带一路”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到2014年末,我国生物质发电并网容量已达1000万千瓦,发电量500亿千瓦时以上,超过三峡电站发电量的一半。2014年全国成型燃料总产已超过1000万吨。
东盟10国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IEA(2015)估算每年可开发的有相当于近1亿吨标煤的数量。因此,它与中国在能源特别是生物能源方面,不论是资源还是开发应用,都有很高的互补性。
例如,东南亚11国棕榈油的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近80%;受到欧盟国家大量进口以制取生物柴油需求的强烈刺激,近年来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种植面积猛增。年产量达到2500万吨和2000万吨,分居全球第一、二位。
原标题:“一带一路”那么大,生物质能源也能出去看看?

- 郓城废弃秸秆成赚钱的香饽饽 专访生物质能源经济2018 / 06 / 29
- 生物质发电 关键在燃料2016 / 12 / 08
- 生物质发电未来之路2016 / 10 / 14
- 原油进口放量 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待挖掘2016 / 05 / 16
- 陈义龙代表:使用农林废弃物做能源加工 实现绿色发展2016 / 03 / 0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