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
第四届“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入围项目公布
有机废物回收利用、生态系统修复以及工业尾气回收提纯三个项目最终入围
2017-01-17 12:58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2017年1月16日,保尔森基金会公布了第四届“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入围项目名单。本年度共收到近40个项目申请,经过独立评审委员对项目的认真评选,尤其特别考量了各项目应对环境挑战的创新性、温室气体减排的效应,以及其是否具备作为典范项目进行规模化推广的潜力等因素。最终,“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内蒙古生态恢复项目”及“氧化亚氮回收提纯项目”脱颖而出,入围本年度前三甲。

  由中美两国在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能效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等领域的专家们组成的评审团,将在本周对三个终选入围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以最后确定大奖归属。

  今年的评奖标准比往年更加严格,增加了温室气体减排和可否规模化推广等方面的评分比重。此外,为了征集到多元化的项目申请和解决方案,今年设立了城市环境、循环经济和自然资本三大领域,面向公众广泛征求项目申请。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由保尔森基金会在2013年年开始设立,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嘉奖在中国境内开展的、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项目。以期通过对环境和经济双赢效益的项目及解决方案的表彰和推广,支持中国在持续、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经济增长等领域的宏伟目标。

  本年度的大奖花落谁家,将在今年3月中旬北京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最终揭晓。

  以下是三个入围项目的简要介绍:

  城乡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小型废弃物处理设施,将城市餐厨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处理加工成为肥料。公司目前在国内9个重点城市有14个规模化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加上农村处理设施,每天可处理餐厨废弃物超过2,000吨,生产的肥料用于200万亩农地。该方案既解决了规模聚集下的有机废物污染治理难题,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中碳储存量;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该公司还与合作伙伴一起,培训当地农民利用废弃物减少化肥施用,提高土壤质量。

  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

  该示范区是由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与多家非政府机构和政府单位合作实施的生态恢复项目,旨在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关键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案,将内蒙古打造成为中国北方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该项目与迪士尼公司成功进行了的碳汇交易,预计在未来30年内,可以固碳22万吨。

  绿菱气体氧化亚氮回收和提纯项目

  北京绿菱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将己二酸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氧化亚氮的工业尾气回收纯化,生产高纯氧化亚氮产品,为己二酸制造企业减少氧化亚氮尾气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己二酸是一种有机化学品,制造过程排放的尾气中包含约40%的氧化亚氮;高纯氧化亚氮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310倍。常规做法下,化工厂会把己二酸尾气作为废气直接高空排放;而绿菱气体通过回收提纯氧化亚氮,出售电子行业的用户,主要用于生产LED和LCD显示屏。既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关于保尔森基金会

  保尔森基金会是一家无党派、非营利、“知行合一”的智库,致力于加强中美两国关系,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工作基于以下原则:只有中美两国互补协作,才能应对当今最紧迫的经济和环境挑战。基金会的项目侧重于通过产业转型、可持续城镇化和环境保护,推动中美两国向更可持续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基金会也积极推进双边跨境投资,以创造就业机会,强化中美关系。基金会的智库发表的论文涉及中国当今面临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保尔森基金会由美国前任财政部长、高盛集团前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创建于2011年,总部位于芝加哥,并在华盛顿、旧金山和北京设有办公室。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